如何才能分享到建筑節能市場的大蛋糕?上證報記者日前對建筑節能行業上市公司達實智能(002421)走訪情況來看,受制于目前房地產調控,傳統住宅市場受到的影響逐漸顯現。為此,將目光瞄準細分市場成為行業內公司加緊“修煉內功”的武功秘籍。
達實智能:戰略轉型收效顯著
有著建筑智能化及建筑節能服務行業龍頭之稱的達實智能,其在行業競爭加劇以及樓市調控的影響正逐漸傳導到住宅領域的智能化及節能市場之際,及時選擇了受影響較小的公共建筑及商業建筑作為主攻方向。
達實智能認為,公司在建筑智能化領域采取的沿細分行業發展的模式有助于避開受壓的住宅建筑智能市場,有望借助于軌道交通、高端酒店及公共建筑的智能化需求實現持續快速增長。
2011年,達實智能實現營業收入5.31億元,同比增長37.51%,實現凈利潤4496萬元,同比增長42.41%。事實證明,達實智能的戰略轉型,在過去的一年收效顯著。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隨著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及國家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實施,建筑智能化投資增長速度將高于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速度,因此,建筑智能化行業的市場容量、市場需求將不斷增長。而建筑節能最具看點是新型材料推廣應用,如大力發展安全耐久、節能環保、施工便利的新型建材等,新型建材將成為未來建筑節能領域發展重點,行業內上市公司有望受益。
而受益的另一方面是整個行業競爭的加劇。達實智能表示,國家政策在引導用戶需求,啟動市場方面起了積極作用,不過,隨著政策的引導,很多企業加入節能服務行業,從某種程度上說也加劇整個市場的競爭。
據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統計,截至2011年底,全國從事節能服務業務的公司數量將近3900家,其中備案節能服務企業1719家,實施過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節能服務公司1472家,比去年的782家增加了88.23%;行業從業人數也有大幅度增加,從原來的175000人,增加到378000人,增加116%。
達實智能稱,2011年受宏觀經濟及政策面的影響,建筑智能化市場發展放緩。其中在住宅市場上,調控政策對需求的影響開始顯現,已經逐步出現開發商訂單期押后,工期延期或放慢的現象。不過,2012年一季度,智能化及節能市場,政府及公共建筑市場需求依然強勁;此外,商業建筑領域受調控影響程度也不高。
展望2012,達實智能認為,市場需求處在相對平穩的狀態,“對市場是謹慎樂觀的態度”。一方面是基于市場環境,另一方面是基于達實智能在技術及商業模式的儲備。其中,技術儲備上,可持續智能化系統在多個項目上得到應用,受到越來越多用戶的認可;而商業模式上,該公司采用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也已為其收獲了不少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