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消息國家發改委今日晚間宣布,自2月8日零時起,汽油、柴油價格每噸均上調300元。此次油價上調后,折合零售價90號汽油和0號柴油每升分別提高0.22元和0.26元。這是發改委2012年第一次上調成品油價格。上次發改委調整油價是在去年的10月9日,汽油、柴油價格每噸均降低300元。
不少專家均認為,此次發改委上調油價,對CPI影響不大。
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董秀成董秀成稱,由于成品油在CPI構成中的比重相對較小,且此次上調幅度并不大,因此不會對CPI產生明顯的影響。此外,國家除了限制成品油價格以外,還會對其他的消費品實行必要的限價政策,因此,董秀成認為,今年的CPI壓力將會小于去年。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周大地也持類似的觀點,他認為,CPI的計算方法中油價的占比較小,且此前CPI高漲的主要原因在于食品價格,春節后隨著食品價格回落,CPI高的風險已得到重大緩解,未來回落的可能性更大。
周大地分析稱,本次油價上調主要是由于國際油價一直處于高位,加之中東局勢動亂所致。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也稱,上調油價對國內經濟無重大影響,“現在CPI已經明顯下滑,經濟發展需要一定的CPI,油價上漲有利于維持一定的CPI。”
但國海證券研究所所長馬金良卻認為,油價上調對CPI的直接影響雖然不大,但是間接影響巨大。“對制造業、運輸業以及食品等各行業成本增加的影響不言而喻。”
馬金良表示,在目前整個經濟低迷的情況下上調油價,對經濟復蘇來說是個不好的影響。目前企業經營壓力大,油價的上調無疑是增加企業的成本,對整個經濟的運行、企業的經營帶來不利影響。
據發改委發言人稱,由于歐債危機有所緩解,加之中東地緣政治局勢緊張,今年以來國際市場油價持續震蕩攀升。2月2日,與國內油價掛鉤的國際市場三種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比去年10月9日降價時上漲即超過4%,達到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的邊界條件。但考慮到元宵佳節即將來臨,因此適當推遲了調價時間。
根據《石油價格管理辦法》,當國際市場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可相應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其中,國際市場原油移動平均價格變化參考布倫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加權均價變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