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2012電源行業“危”中覓“機”

時間:2012-02-0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2012可謂是充滿危機與挑戰的一年。如何“危”中覓“機”,實現“穩中求進“的增長態勢,是上至整個國家,小到每個企業都在思考的問題,于我們電源行業來說同樣如此。

  2011年,全球經濟風起云涌,隨著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蔓延和美國經濟陷入高失業、高負債的困境,世界經濟復蘇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上升。國內方面,盡管整體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運行態勢,但是經濟增長速度逐季回落,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等問題仍然突出。近期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上提出,實現經濟發展“穩中求進”成為明年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2012可謂是充滿危機與挑戰的一年。如何“危”中覓“機”,實現“穩中求進“的增長態勢,是上至整個國家,小到每個企業都在思考的問題,于我們電源行業來說同樣如此。

  2012年國內外經濟環境嚴峻

  2011年并不是一個輕松的年份,2008年由華爾街掀起的金融海嘯余波未平,發源于地中海的歐債危機又平起波瀾。全球經濟從2008年起一直未能走出衰退的陰影。為了挽救下滑的經濟,各國都出臺了大規模的經濟刺激計劃,其中中國的“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最引人矚目。然而,三年過去了,中國當下的經濟形勢卻不容樂觀。

  過去一年,中國經濟增速一直持續回落,從一季度的9.7%回落到三季度的9.1%,預計四季度經濟增速將低于9%。另一方面,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矛盾和問題仍很突出,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和物價上漲壓力并存,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節能減排形勢嚴峻,經濟金融等領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潛在風險。

  國際環境方面,主權債務危機不斷升級加大了世界經濟復蘇的艱巨性和復雜性。美國經濟增速雖略有回升,但失業率仍高達9%左右,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增長后勁不足。歐洲深受主權債務危機沖擊,經濟政策陷入兩難境地,盡管近期歐盟就解決債務危機達成協議,但能否有效落實和成效還難以預料。日本經濟已連續三個季度負增長,隨著災后重建全面鋪開,經濟有望出現一定恢復勢頭,但外部需求回調、日元持續升值,經濟增長后勁依然不足。印度、巴西和俄羅斯等新興經濟體等面臨通脹上升和經濟增速回落的雙重壓力,今年以來所采取的緊縮政策使得經濟增速持續回落。

  國際經濟金融形勢的復雜嚴峻狀況,對我國經濟運行的不利影響正逐步加深。2012年是“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保持經濟社會發展良好勢頭具有重要意義。面對如此復雜嚴峻的經濟形勢,2012年中國經濟能否在內憂外患中殺出重圍實現增長?

  實現經濟發展“穩中求進”

  作為最高級別的經濟形勢分析和決策會議,每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被視為判斷當前經濟形勢和來年政策走向的風向標。2011年12月12日至14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中央明確提出,“做好明年的經濟工作,要堅持統籌兼顧,切實把握好各項目標、任務之間的平衡,穩中求進”。

  嚴峻形勢下,“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成為明年經濟工作基調。也只有堅持穩中求進,才能更好地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等帶來的困難和挑戰,破解面臨的復雜問題,鞏固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勢頭,順利推進“十二五”規劃的實施。

  專家認為,保持明年宏觀經濟的“穩”,更多的是為了在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調整和深化改革方面的“進”。

  2012年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加快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經濟自主協調發展。要著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堅持創新驅動,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注重推動重大技術突破,注重增強核心競爭力。

  新興產業政策頻出助力工業轉型

  在中央工作會議召開前后,多個產業規劃密集出臺,對裝備制造行業、船舶行業、汽車行業、冶金和建材行業、石化行業、輕紡行業、包裝行業、電子信息行業及建筑業等傳統制造業都制訂出了政策導向,成為年末市場上的一道風景。這些規劃都有著相同的政策傾向性。都以“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為主線,以改善民生、拉動內需、節能環保、低碳綠色、戰略新興為主方向。

  一年前,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吹響了戰略新興產業的進攻號角。經過一年的調研和醞釀,各個新興產業規劃已經制定成熟并將陸續出臺。同時,一系列圍繞戰略新興產業的政策措施也將相繼出臺。

  節能環保

  2011年12月20日,國務院公布了《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環保規劃》顯示,“十二五”全社會環保投資需求約3.4萬億元,并且在未來節能減排的力度還將擴大。其中,優先實施8項環境保護重點工程,開展一批環境基礎調查與試點示范,投資需求約1.5萬億元。

  《環保規劃》中特別提到,要“實施區域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對火電、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建材、化工等行業進行重點防控”,而且,要對“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等區域開展臭氧、細顆粒物(PM2.5)等污染物監測,開展區域聯合執法檢查”。《環保規劃》要求,加強工業煙粉塵控制,推進燃煤電廠、水泥廠除塵設施改造,鋼鐵行業現役燒結(球團)設備要全部采用高效除塵器,加強工藝過程除塵設施建設。

  此次投資的3.4萬億元,較之前市場預期的3萬億提高了13%。專家認為:“十二五”期間國家通過加強節能環保倒逼產業轉型提速的目標已經明確,隨著國家對節能減排的投入,相關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高端裝備制造產業

  20011年11月16日,工信部裝備司司長張相木在召開的機械工業經濟形勢報告會上表示,高端裝備制造業“十二五”規劃即將下發,重點方向包括航空裝備、海洋工程裝備、軌道交通裝備、衛星制造裝備及應用、智能制造裝備等5個領域。其中,智能制造裝備、衛星制造裝備及應用方面的專項資金已得到落實。智能制造裝備方面第一批19個項目,國家補貼資金9.5億元已下達,比較重視的是帶有首臺首套性質的產品,國家補貼占產品銷售價格的25%-30%,最高的達50%。支持的對象既有項目開發單位,更有首臺(套)產品使用部門。對航空裝備、海洋工程裝備等的財政支持正在落實中。航空發動機也將列入高端裝備制造業“十二五”規劃相關重大專項規劃中。

 

  在金融支持方面,工信部將組織地方企業申請創新產品,貸款可獲得優惠。預計到2015年,我國智能裝備產業銷售收入將達到1萬億元,國民經濟重點產業所需高端智能裝備及基礎制造裝備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50%,2020年智能裝備行業銷售收入達到2萬億元,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70%。

  2012年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加快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經濟自主協調發展。要著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堅持創新驅動,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注重推動重大技術突破,注重增強核心競爭力。

  新能源產業

  2011年12月15日,國家能源局公布了一系列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規劃目標,到2015年風電將達1億kW,年發電量1900億kWh,其中海上風電500萬kW;太陽能發電將達1500萬kW,年發電量200億kWh;加上生物質能、太陽能熱利用以及核電等,2015年非化石能源開發總量將達到4.8億噸標準煤。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表示,“十二五”期間,將加強風電行業管理,狠抓風電并網和消納工作,提高風電技術和質量要求,對風電實行年度開發計劃管理,保證風電開發有序進行;完善光伏發電補貼政策,支持分布式光伏發電的應用;促進農村可再生能源利用,到2015年,在全國建設200個綠色能源示范縣。

  新能源汽車

  2011年10月1日起,我國實施新的節能汽車補貼政策;納入補貼范圍的節能汽車門檻提高,百公里平均油耗從6.9升降低到6.3升;補貼標準不變。2011年11月22日,科技部、發改委、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工作的通知》,要求試點城市積極研究針對新能源汽車免除車牌拍賣、搖號、限行等限制措施,并出臺停車費、電價、道路通行費等扶持政策。

  此前曝光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中提到,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目標包括兩大塊:一是2015年前,將大力扶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關鍵零部件的發展,在電機、電池等核心零部件領域,力爭形成(3~5)家動力電池、電機等關鍵零部件骨干企業,產業集中度超過60%;二是實現普通混合動力汽車的產業化,力爭中、重度混合動力乘用車保有量達到100萬輛以上。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環保規劃》建議政府財政投入1000億元人民幣,用于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建議其中500億元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300億元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200億元用于推廣混合動力汽車為重點的節能汽車;另外,100億元用于扶持核心汽車零部件業發展,50億元用于試點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新一代信息技術

  在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新一代信息技術被寄予促進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培育自主創新能力的重任,在“調結構”的背景下,新一代信息技術更是成為帶動產業升級轉型的推動力。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將重點發展新一代移動通信、下一代互聯網、三網融合、物聯網、云計算、集成電路、新型顯示、高端軟件、高端服務器和信息服務。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在第十三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上談到,“十二五”期間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安排了信息惠民工程,要著力把物聯網、云計算和其他信息技術更好地應用到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等民生領域。

  據悉,由工信部牽頭制定的《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下稱《物聯網規劃》)將在近期出臺,規劃將從產業、財稅等多方面,提升物聯網產業發展水平。

  電源行業持續發展需“危”中覓“機”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的種種情況表明,我們面對的不是一場單純的經濟金融危機,而是多年積累的結構性問題的總爆發和連鎖反應。

  為了擺脫危機的困擾,各國正紛紛謀劃經濟結構深度調整,實施以先進制造業為核心的“再工業化”。

  作為工業制造業的一部分,2011年我國電源產業的整體發展情況仍維持平穩增長局面,產業各項經濟指標基本正常,但生產、出口、效益各方面均尚未恢復至危機前水平。與其它產業面臨的情況一樣,調結構、轉方式、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成為迫在眉睫的任務。

  展望2012年,我國電源產業既受到世界經濟不振、外需疲軟的影響,又有國內資源環境約束強化、結構調整壓力加大的制約;既存在產業結構不合理、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等長期沒有得到解決的老問題,又面臨生產經營綜合成本上升、政策調整和市場變化等新情況;企業既面對生存的競爭挑戰,又面臨轉型的發展壓力。

  電源企業需對自身發展所面臨的復雜形勢有充分的認識,做到危中覓機、提前部署。

  一方面,企業需考慮如何調整貿易伙伴結構,減輕出口下滑帶來的不利影響。同時,努力擴大國內市場需求,緊跟政策投資熱點,重點關注國家大力扶持的新興領域,并充分利用相關專項資金及各種扶持政策,支持新興領域核心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

  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區部分中心城市,已加速成長為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區域新增長級。2012年,隨著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等國家戰略的持續推進,《國務院關于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的深入貫徹,以及中西部地區成本優勢、資源優勢、政策優勢的日益凸顯,西部地區將為電源行業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此外,電源產業應積極探索企業合作創新機制,加強大企業與中小企業間的聯合與協作,推動形成密切合作的研發體系,提升產業鏈整體競爭力以應對未來面臨的挑戰。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