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也是我國汽車產業告別高速增長走向穩健發展的轉折之年,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扶持政策陸續出臺,產業結構調整取得新的進展,汽車產業進入更為重要和關鍵的發展時期。展望2012年,我國汽車生產增速有望企穩小幅回升,出口增速趨緩,商用車與乘用車發展延續分化勢頭,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可望實現快速發展。
今年產銷增速約為6%
(一)生產增速企穩小幅回升
預計2012年,汽車下鄉、汽車以舊換新及汽車購置稅減征政策退出的不利因素將基本消化,日本地震造成的零部件供應短缺等不利影響將逐漸消失,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將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的力度和范圍還將進一步加大,但汽車消費將依然受到一些制約,限制汽車消費措施將進一步蔓延,汽車消費需求可能受到嚴重抑制,近兩年微型客車與自主品牌轎車產能擴張帶來的結構性過剩還將延續。受上述因素影響,預計2012年汽車產銷增速有望企穩回升,但幅度不大,產銷增速在6%左右。
(二)出口增速趨緩
2011年我國汽車出口實現了較快增長,但增速開始有所回落。1~9月,汽車整車出口62.51萬輛,同比累計增長54.43%,較上年同期增速回落24.57個百分點。預計2012年我國汽車出口總體將保持增長,且增速趨緩。
(三)商用車與乘用車發展將延續分化勢頭
預計2012年,在新的投資熱點尚未形成的背景下,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將進一步趨緩,受此影響,貨運市場需求減少的勢頭不會有大的改觀,商用車產銷同比增速還將繼續下滑,下滑的幅度有望收窄。
與商用車相比,2011年乘用車需求實現了較快增長,1~10月,乘用車產銷總體同比增長5.97%和5.86%。預計2012年我國宏觀調控政策將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經濟增速將在小幅回落中平穩運行,居民收入水平繼續提高,乘用車需求將繼續保持剛性,乘用車產銷增速有望實現平穩增長。
?。ㄋ模┕澞芘c新能源汽車可望實現快速發展
2011年,我國及時調整了汽車消費政策,啟動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工作,采購政策由鼓勵購車消費轉向補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節能汽車市場占有率大幅攀升,截至2011年6月,市場占有率由上年同期的22%提升到34.9%。
預計2012年,隨著《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的出臺和具體落實,以及汽車尾氣排放標準要求的日益嚴格和國家與地方“雙重”刺激消費政策的引導,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將進入加快發展期。
生產成本持續上升
?。ㄒ唬┢囅M環境壓力進一步加大
預計2012年,汽車產業發展所面臨的消費環境將進一步惡化,對汽車市場的發展形成較大的制約。一是能源供應的問題將越來越突出,油價上漲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二是交通擁堵對汽車市場影響將越來越嚴重。為遏制交通擁堵問題進一步惡化所采取的汽車限購政策、尾號限行規定仍將延續,汽車市場需求將受到嚴重抑制,限購政策等因素可把全國的汽車增速拉下3~5個百分點。
(二)生產經營成本持續上升擠壓汽車企業的利潤空間
我國汽車產業面臨著生產經營成本總體上升的嚴峻形勢。一是2012年我國鋼材主要原材料價格預計總體上漲5%~10%左右。二是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三是流通運輸成本仍居高不下,平均每噸貨物運費預估上漲10%左右。四是融資成本高企,預計上升10%~20%左右。五是人民幣匯率持續走高,2011年以來,人民幣已升值約4.7%。受以上因素影響,我國汽車生產企業總體依然面臨較大的成本壓力,企業利潤增幅還將進一步回落。
(三)結構性產能過剩問題依然突出
我國汽車產能過剩是結構性過剩,而非全行業的整體過剩,其中尤以自主品牌車企最應值得注意。2011年以來,自主品牌銷售大幅下跌,奇瑞、比亞迪、哈飛、一汽轎車等7家自主品牌汽車生產企業產量都出現了負增長。預計2012年,我國主要汽車企業尤其是自主品牌汽車企業擴充的汽車產能仍需繼續消化,新出臺的公務車采購新規有望拉動自主品牌汽車銷售,但對銷售局面的改善作用有限,我國自主品牌汽車產銷下跌的局面仍將延續。
(四)新能源汽車發展尚需實質性突破
新能源汽車技術和市場瓶頸較多,在電池技術、供應鏈、資源保障、基礎設施、經濟性和市場吸引力等方面的不確定性較大。預計2012年,新能源汽車高成本依然存在,充電基礎設施尚需完善,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認可度有待提高,市場發展模式仍待創新,試點城市配套政策措施有待進一步完善落實,我國新能源汽車在發展總體上依然面臨較大的技術和市場風險。
產業結構要調整自主創新要加強
(一)完善并貫徹落實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扶持政策
一是盡快出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十二五”規劃,促進汽車消費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加快城市道路交通體系建設,鼓勵消費節能、環保型小排量汽車;二是要完善以節能減排為中心的汽車消費促進政策,對節能效果好的節能汽車如混合動力汽車提高補貼金額,加大政府對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采購力度、鼓勵企事業單位購買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三是要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做好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工作的通知》,加強對試點城市政策執行的組織、計劃、監督、評價的督導檢查,支持鼓勵企業加強節能減排技術的研發與應用,開發節能、環保的小排量發動機車型;四是要研究培育發展農村汽車市場,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引導企業開發節能環保型的適合農村市場的汽車,加快建立和改善農村汽車消費的網絡。
(二)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
一是要繼續加大汽車企業兼并重組的力度,支持和鼓勵各種類型的社會資本參股、控股汽車企業,鼓勵汽車企業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收購與兼并,消除體制障礙,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重要作用;二是要推動汽車產品結構向節能環保方向進行調整,通過稅收等經濟手段引導增加小排量汽車消費,推動產品結構調整。三是要優化和規范公司治理結構,對于行業龍頭企業之間的收購與重組,實施嚴格的公平競爭與反壟斷環節的審查制度,提高重組實施效果。
(三)著力提升產業自主創新能力
一是要加大對汽車企業創新的政策扶持力度,設立自主品牌汽車核心技術專項資金,對自主品牌汽車出口產品研發費用給予補貼,對其出口產品賣方信貸給予支持,以扶持培育自主品牌。二是要加大財政投入,實施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工程,統籌技術開發、工程化、標準制定、市場應用等環節,構建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三是要加大對中小零部件汽車企業提高創新能力的政策扶持力度,支持促進中小零部件汽車企業與大型企業和高校間的合作、交流與創新。
?。ㄋ模┱{整出口政策積極開拓汽車出口市場
一是要繼續規范汽車出口秩序,提高汽車企業出口門檻。進一步整合生產廠商與銷售外貿企業的出口許可授權與合作,協調整車專用車廠商與底盤生產企業的關系,對故意擾亂出口市場、惡性價格競爭的企業采取嚴格的懲罰措施;二是要引導有發展潛力的自主品牌汽車企業擴大出口、釋放產能,通過出口信貸和稅收優惠等鼓勵自主中高端乘用車、商用車的出口,提升自主品牌國際形象;三是加強信息網絡建設,對出口汽車企業實施有效指導,加快建立與完善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TBT)信息中心和數據庫,為汽車企業提供主要貿易國的技術法規、排放標準、政策結構等方面的變化動向,防范遭遇貿易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