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日前提醒指出,隨著風電快速發展,大規模風電并網對電網安全運行影響正在逐步顯現。根據國家電監會發布的《風電安全監管報告(2011年)》,風電建設規劃缺少統籌,風電裝備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有待提高,風電并網技術標準和檢測工作滯后,風電場設計、建設、運行和調度管理薄弱等問題,已經成為制約風電安全發展的關鍵因素。
國家電監會指出,相關部門應從能源規劃、政策法規、標準體系等方面多措并舉,統籌風電規劃開發、裝備制造等方面工作,確保風電產業安全健康快速發展。
部分風電場設備性能不滿足要求
目前,我國部分電場風電機組低電壓穿越能力改造工作差距較大。已投運風電機組大部分不具備低電壓穿越能力。風電場機組低電壓穿越能力改造工作進展不平衡,部分風電場改造方案和計劃仍未確定。一是部分風電場因定購合同中未明確機組要具備低電壓穿越能力,造成改造計劃懸置。二是部分風電機組改造費用高昂,企業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改造方案和計劃難以落實。三是早期投產的兆瓦級以下風電機組技術改造困難,尚未確定改造方案。
此外,部分風電場無功補償裝置不能滿足電網運行要求。風電機組并網檢測工作進展也十分緩慢。現階段國內只有1家具有資質的檢測機構,檢測能力相對不足,無法滿足檢測需求,風電機組排隊待檢情況嚴重。截至2011年9月底,全國僅有13個風電設備制造企業的13種機型通過低電壓穿越能力檢測和功率特性測試。
為此,國家電監會要求,有節能關風電企業加大并網風電機組技術性能整改工作力度,堅決遏制大規模脫網事故的發生。內蒙古、甘肅、河北、遼寧、吉林等風電大規模集中接入地區的風電場,機組不具備低電壓穿越能力、無功管理和二次系統管理不滿足系統要求的,要立即開展并按要求完成低電壓穿越能力改造、匯集線單相故障快速切除改造、無功補償裝置整改以及二次系統涉網保護定值核查等工作。
完善裝備產業政策突破關鍵技術
針對風電建設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國家電監會指出,要統籌考慮風能資源、電源布局、輸電網建設和市場消納,促進風電安全健康發展。
國家電監會表示,下一步我國將會建立風電標準規范體系。建立適合我國國情,覆蓋風電機組研發制造、規劃建設、安裝施工、并網檢測、運行管理全過程的風電國家標準規范體系,推動風電行業規范化、標準化發展。節能環保同時完善促進風電發展的相關政策。研究制定與《可再生能源法》相配套的行政法規及政策,完善風電全額保障性收購工作機制,制定調峰調頻電源的電價補貼政策,合理確定風電接入系統工程造價的補償標準。
針對裝備技術水平不足問題,國家電監會要求加強關鍵技術研究,完善風電設備制造產業政策,全面提升風電設備制造水平。
首先是規范風電設備制造產業發展。完善風電設備制造的相關產業政策,促使風電設備制造產業發展與風電開發相適應,避免行業非理性競爭。建立嚴格的設備制造標準和認證體系,制定風電機組定型系列化名錄、配件標準名錄,引導新機型規范有序研發。
其次是加強風電設備關鍵技術研究。組織開展風電設備關鍵技術研究,加大對風電科技創新與核心技術研發的投入,部署一批風電設備制造領域的重大、重點項目,提高風電整機開發設計能力,全面掌握整機設計關鍵技術,提高風電機組運行的可靠性和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