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電梯行業發展迅速。國內電梯企業的產品在技術、性能、質量上和國外大企業幾乎同步,自主電梯品牌加速崛起,中國電梯行業將成為全球電梯制造中心,同時,電梯行業也面臨整合和淘汰。
1、行業整合和淘汰,自主品牌加速崛起
繼康力成為A股第一只電梯股之后,江南嘉捷已于11月9日通過了發審委審核,即將登陸上海主板。正在排隊的還有沈陽博林特電梯、東南電梯,而其他一些民營電梯企業也都在籌劃中。借助市場的擴大,資本的力量,通過融資升級技術,國產品牌有機會快速縮小與外資品牌的差距,與外資爭搶市場份額,同時行業整合和淘汰也將進入白熱化階段。行業預計,現有的400多家國產品牌最終將整合淘汰僅剩百余家。
2、經營方式,從攢到做
“做電梯的”從研發、生產、銷售,到維保,全部自己做,國際知名品牌基本都采取這種模式,國內品牌中,博林特電梯也采取這種模式。“攢電梯的”的研發自己做一部分或不做,生產大部分采取外包形式,與代理商合作銷售,自己只對代理商進行管理。國內品牌中,絕大多數都是這種模式。
“攢電梯”模式的優勢在于,充分利用社會化大分工,與各生產基地的配套企業相互促進,終端價格相對便宜,銷售增長很快,人員負擔輕,大多都只要服務管理人員和庫房管理人員。弊端則在于,一旦出現問題對品牌損害較大,后期的收益得不到。
3,2012年保障房電梯采購量依然可觀
業內專家分析,電梯采購相對于保障房開工建設有一定的滯后期,隨著大量保障房建設工程的推進,電梯采購也會不斷釋放出來,明年保障房電梯采購量依然可觀。
4、維保大利好
近年來電梯行業高速增長,售后服務卻跟不上。行業公認的觀點是:電梯就是一個服務業。2012年,隨著電梯用戶對服務需求的日益提升,電梯行業的競爭將逐步由單一的產品競爭向包含服務在內的多方面、全過程過渡。
在生產不斷同質化時,2012年會有越來越多的電梯生產企業認識到安裝和維修保養的重要性,及意識到“要控制發展速度”,并付諸行動,受制造企業控制的安裝和維保比例會有所上升,20多年來一直以新裝電梯為主導的中國電梯市場,將迎來新裝與維保并重時代。
5、對節能電梯的需求日益旺盛
電梯耗電量巨大,是高層建筑最大能耗設備之一。我國政府提出的節約型社會,及市場對新一代綠色、節能電梯的需求日益旺盛,在2012年將繼續有力帶動電梯向節能環保化方向發展。
6、超高速電梯繼續成為研究方向
多用途、全功能的塔式建筑成為潮流,超高速電梯在2012年繼續成為研究方向。曳引式超高速電梯的研究繼續在采用超大容量電動機、高性能的微處理器、減振技術、新式滾輪導靴和安全鉗、永磁同步電動機、轎廂氣壓緩解和噪聲抑制系統等方面推進。同時,采用直線電機驅動的電梯也有較大研究空間,超高速電梯的舒適感也會有明顯提高。
7、電梯智能群控系統繼續成為產品發展的潮流
電梯智能群控系統將基于強大的計算機軟硬件資源,如基于專家系統的群控、基于模糊邏輯的群控、基于計算機圖像監控的群控、基于神經網絡控制的群控、基于遺傳基因法則的群控等,適應電梯交通的不確定性、控制目標的多樣化、非線性表現等動態特性。隨著智能建筑的發展,電梯的智能群控系統能與大樓所有的自動化服務設備結合成整體智能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