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一個共同奮斗目標:經過5~8年,中國的機械產品全面升級為‘數控一代’。”
近日,2011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在武漢召開。中國工程院院長、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理事長周濟院士在主題報告中指出,我國機械產品“數控升級”進入最佳機遇期。到2030年,中國的機械產品走到世界前列,為中國的現代化做出基礎性、戰略性的貢獻。
數控發展條件具備
周濟表示,當前我國機械工業正處于產品數字化發展時期,全世界的機械工業也正處于產品數字化發展時期。由“電氣一代”到“數控一代”是一場深刻的變革,必然要經過艱難的攀登過程。在這方面,西方發達國家已經先行了60年,還要經過數10年才能完成這樣一個歷程。
“現在面臨的形勢是,一方面要數控技術應用于中、低檔機械產品,以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要攻克高端數控機械產品,以滿足經濟、社會、國防等方面日益提高的需求。”周濟說。
“目前,我國的數控技術已發展到技術成熟、質量可靠階段,全面推廣應用的條件已經成熟。”周濟表示,數控技術落后是長期制約我國機械產品創新與質量的重要因素。經過多年對數控技術的持續攻關,我國數控產業已基本形成,國產經濟型數控系統已主導國內市場,中檔數控系統形成了產業規模,高檔數控系統也已掌握關鍵技術。
“此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我們在人才隊伍建設和應用示范方面取得了良好進展。”周濟指出,經過多年努力,我們已經培養了一批掌握數控技術、機械設計與制造技術、產品領域知識等復合型知識結構的人才,為數控機械產品創新打下良好基礎。
“數控一代”工程
2011年初,18位院士提出了關于實施《“數控一代”機械產品創新工程》的建議,得到中央領導同志高度重視,科技部、工信部、發改委等深入調研、認真部署,已于近日正式啟動了《“數控一代”機械產品創新應用示范工程》。
《“數控一代”機械產品創新工程》既是數控技術應用工程,更是機械產品創新工程;既有機械工業發展強大需求的推動,又有成熟數控技術的支撐;要充分發揮我國的制度優越性,采取協同創新技術路線,在整個機械行業推進有組織的創新。
該工程的戰略目標是:在機械行業全面推廣應用數控技術,在5~8年內,實現各行各業各類各種機械產品的全面創新,使中國的機械產品整體升級為“數控一代”,為我國機械工業由“大”到“強”的跨越式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建議制定總體規劃
周濟建議制定國家與各行業、各地方、各企業的數控化機械產品創新升級的總體規劃和推廣計劃,并努力加強相關行業數控機械產品技術標準的制定。
科技部、工信部等國務院有關部門將實行強有力的領導,建立領導機構,推進頂層設計,提供政策和資金支持,加強宏觀管理。
建立各個層面的產學研用創新聯盟,將各行業、各地方具有技術優勢的生產企業、高校、研究院所、用戶企業組織起來,形成數控機械產品創新聯盟。
此外,他還建議,從全國范圍內篩選代表性區域、行業和企業,由國家重點支持實施示范工程,然后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廣;加強對數控機械產品共性關鍵技術的技術攻關,進而在行業內和地區內進行全面推廣應用;學校、科研機構全面動員,大力開展數控機械產品創新設計的人才培養與專業培訓,特別是要廣泛動員與強力組織對廣大企業家和設計工程師的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