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2012年十大戰略技術 物聯網大數據榜上有名

時間:2011-12-1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Gartner公司提出了2012年前十項對大多數企業有戰略意義的技術和發展趨勢。該公司定義的戰略技術是指在未來三年對企業可能會有顯著影響的技術。

  Gartner公司提出了2012年前十項對大多數企業有戰略意義的技術和發展趨勢。該公司定義的戰略技術是指在未來三年對企業可能會有顯著影響的技術。

  據Gartner公司稱,表示顯著影響的因素包括業務或IT中斷的高度可能性,大筆資金投入的需要和推遲采用的風險。該公司表示,戰略技術可以是一種已有技術的成熟或可能逐漸適合更廣泛的用途。它也可能是一種新興的技術為早期采用者提供的一個業務戰略優勢的機會。最后,戰略技術很可能在接下來的五年里明顯地顛覆市場,會影響企業長期的規劃、項目和方案。

  Gartner列出的2012年十大戰略技術為:

  1)媒體平板電腦及更多。Gartner公司認為企業需要拿出兩種移動戰略向前邁進。一種要解決業務到員工的情景,另一種要解決業務到消費者的情景。IT部門也需要解決另外的問題,諸如訪問企業信息和系統的應用程序界面(API)的外觀和管理問題,與第三方應用程序的整合問題,通過應用商店交付以及與各種合作伙伴的整合形成社交網絡的問題以及更多。

  2)移動設備為中心的應用程序和界面。帶有窗口、圖標、菜單和指針的用戶界面會被利用觸摸、手勢、搜索、聲音和視頻的以移動設備為中心的界面所替代。應用程序可能會轉向更為專注與簡單,然而它們可以組裝成更復雜的解決方案。據Gartner公司稱,這種演變會驅動新界面設計技能的需求。

  3)文本內容和社交用戶體驗。內容敏感的計算會獲得終端用戶或目標的環境、連接、喜好和活動等信息,以提高相互性。一個文本內容敏感的系統能預計用戶的需要并主動提供適當的服務和定制的內容。社交信息正迅速地成為文本內容信息的一種關鍵來源,以提高搜索結果的交付以及應用程序的運行。

  4)物聯網(IoT)。這個概念包含隨著傳感器和智能被添加到像連接到因特網上的消費者設備這樣的物理器件中,互聯網會如何的擴展。要素包括嵌入式傳感器、圖像識別和近距離無信通信(NFC)支付。近距離無信通信(NFC)讓用戶在一個兼容的讀卡器前揮一下他們的手機就可以完成付款。

  5)應用商店和市場。Gartner公司預測,到2014年,每年會有超過700億的移動應用程序是從應用商店下載的。企業應用商店將IT的角色從一種集中式的計劃者轉向一種市場管理者,為用戶提供管理權和經紀服務,以及以一種潛在的生態系統來支持創業家。

  6)下一代分析。Gartner公司認為分析將從傳統的離線分析轉向在線嵌入式分析。該公司還看到一種趨勢,從分析歷史數據來解釋發生了什么,到對歷史和來自多種系統的實時數據進行分析以模擬和預測未來。最后,Gartner公司預測在未來的三年中,分析會在第三維度上成熟,從由個別進行的結構和簡單的數據分析移向來自眾多系統對多種類型的復雜信息的分析。

 

  7)大數據(BigData)。許多新的、潛在的顛覆性技術正逐漸形成以處理當今數據的規模、復雜格式和交付速度。Gartner公司預測,當用戶不能把所有有用的信息放入一種單一數據倉庫時,邏輯數據倉庫會從多個需要的源中把信息聚集在一起。

  8)內存計算(In-MemoryComputing)。據Gartner公司稱,快閃記憶體,消費者設備、娛樂設備和其他嵌入式IT系統中的閃存將會增加。該公司還認為內存計算提供了一種分級存儲器的新層,讓服務器有許多關鍵優勢,包括空間、散熱、性能和強度。

  9)極低能源的服務器。建立在低功耗之上的處理器通常使用在移動設備中,在比當前的服務器方法功耗更低的情況下,低功耗的服務器有可能在一個特定的服務器單位中提供30倍或更多的處理器。

  10)云計算。Gartner公司相信云是一種顛覆力量,對多數的產業可能具有廣闊的、長期的影響。盡管這個市場仍處于早期階段,Oracle,IBM和SAP都有主要措施在未來兩年中交付更大范圍的云服務。微軟在云產品上的擴展也將有助于推動競爭和增加企業級的云服務的數量。

  “這十大技術將對大多數企業具有戰略意義,而IT領導人應該在他們的戰略規劃過程中利用這個清單,重新審視技術以及如何讓自己適合于預期的需求,”Gartner公司的副總裁及研究員DavidCearley說。

  “企業應該開始探索項目,考慮有前途的技術并開始研究各種信息源的組合,包括可以進行洞察力挖掘的社交網站和非結構化數據,”Gartner公司的副總裁和杰出的分析師CarlClaunch說。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