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十二五”火電增速下降跨區送電大幅增加

時間:2011-12-1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十一五”期間,我國智能電網建設被提上日程,并開始進行了一些探索性實驗項目。“十二五”期間,智能電網關鍵技術研發、設備研制和示范應用等將被提到更高位置。

  中國能源研究會11月27日發布的《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11》預計,到2015年,我國電力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42839萬千瓦,年均增長8.1%;全國發電量將從2010年的4.23萬億千瓦時增加到2015年的6.45萬億千瓦時,由此帶來的電力投資與生產結構將發生顯著變化。

  火電增速繼續下降發電規模明顯縮小

  《報告》分析,在電源建設方面,未來將優化發展火電,保持火電低速增長,預計“十二五”期間,年均增速6.9%,低于總裝機容量8.1%的增速。火電發電量雖然由2010年的34166億千瓦時增加到2015年的50500億千瓦時,但所占比重卻從80.8%下降至78%。

  具體來看,“十二五”期間將加快西北部煤炭資源豐富地區煤電基地建設,推進煤電一體化開發;鼓勵坑口電站建設,因地制宜發展低熱值煤、煤矸石發電等綜合利用;按照“輸煤輸電并舉”的原則配套建設電力外送通道,完善電力“上大壓小”政策,優化江西、湖北、湖南等中部地區結構,合理控制東部地區新增煤電裝機規模,適度建設支撐性和調節性火電項目建設。此外,還將大力推進高效潔凈燃煤發電,鼓勵優化發展熱電聯產和集中供熱。

  預計“十二五”期間,全國火電開工規模3億千瓦,投產2.9億千瓦,其中煤電基地開工2億千瓦,投產1.5億千瓦。至2015年,全國火電裝機容量將達9.9億千瓦。

  “十一五”期間,火電裝機容量雖然仍占據主導地位,但在我國總裝機容量中所占比重卻持續下降,已從2006年的77.6%降至2010年的73.4%。火電電源結構日益優化,“十一五”期間共關停小火電機組7683萬千瓦,關停目標超額完成;大火電機組比重不斷提升,且大容量、高參數的火電機組迅速發展,60萬千瓦及以上火電機組所占比重已由2005年的11.68%連續提高到2010年36.84%。

  非化石能源建設提速發電比重或超過22%

  為滿足“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比重15%”的戰略性約束目標,我國將加大力度發展非化石能源,加快發展水電、核電,大力開發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進一步優化電源結構。

  “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大力開發水電,加強重點流域水電開發,大力推進西部大型水電基地建設,因地制宜推進小水電開發,建設一批抽水蓄能電站。預計“十二五”期間將重點建設8座大型水電站,使我國常規水電投產裝機容量達2.6億千瓦,抽水蓄能電站3000萬千瓦。核電方面,將加快規劃提出采用成熟、先進核電技術,穩步推進“東中部核電帶”建設,預計2015年核電站總裝機容量將達4000萬千瓦左右。

  風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將進一步加快發展。到2015年風電裝機容量將突破1億千瓦,其中海上風電500萬千瓦,但風電消納困難、棄風嚴重漸成制約其發展的一大瓶頸。通過政策扶持和引導,擴大太陽能發電應用規模,“十二五”期間將集中建設大型光伏電站,使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000萬千瓦。

  預計到“十二五”期末,我國非化石能源發電比重將提高到22%以上。其中,水電發電量從6867億千瓦時增加至9100億千瓦時,所占比重由16.2%降至14.1%;核電發電量由747億千瓦時增至3000億千瓦時,所占比重由1.8%提高到4.7%;風電由494億千瓦時增加到1900億千瓦時,比重由1.2%提升至2.9%。

  跨區送電大幅增加智能電網備受追捧

  《報告》預計,“十二五”期間,我國將發展先進輸電技術和智能電網技術,加快構建合理、安全、可靠、智能開放、經濟高效、各電壓等級電網協調發展的現代電網體系。到2015年,國家電網跨區輸送電力將達2.7億千瓦,其中,中東部地區受入電力達到2億千瓦。2020年,國家電網跨區輸送電力達4.4億千瓦,其中,中東部地區受入電力達到3.3億千瓦。

  “十一五”期間,我國基本形成以35、110、220、330、500千伏為主的電網結構,電網電壓等級不斷提高,其中超高壓和特高壓電網建設步伐明顯加快。

  “十二五”期間,將大力推進跨區域輸電工程建設,進一步加大實施“西電東送”、“北電南送”和全國聯網工程,加快大型煤電、水電、風電及核電接入系統和外送通道建設,采用長距離、大容量、高效率先進輸電技術,建成金沙江溪洛渡—浙江±800千伏直流、雅礱江錦屏—江蘇±800千伏直流等若干條跨區域輸電工程。據了解,2010年,全國跨區送電總計1491.77億千瓦時,占總發電量的3.5%,同比增長21.71%。預計“十二五”期間這一數據將顯著增加。

  “十一五”期間,我國智能電網建設被提上日程,并開始進行了一些探索性實驗項目。“十二五”期間,智能電網關鍵技術研發、設備研制和示范應用等將被提到更高位置。我國將加快制定和完善電力系統智能化標準,加強相關平臺和基礎設施建設,在經濟較發達和可再生能源集聚地區開展智能電網建設試點。建設一批分布式能源接入電網示范工程,啟動微電網試點工程建設,推進適應電動汽車快充和慢充的配電網建設,積極開展智能用電小區、智能樓宇建設和智能電表應用,推動終端用戶用能模式轉變。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