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傳紡織十二五規劃已被工信部通過 化纖板塊現一枝獨秀

時間:2011-11-2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高性能纖維再度成為市場熱點。盡管盤中股指一度失守2400點,不過,受紡織工業“十二五”規劃已獲工信部通過消息提振,化纖板塊走勢一枝獨秀,一度成為本周表現最好的板塊。

  高爾夫球棒、釣魚竿、網球拍等產品如果被貼上“碳纖維”等高性能纖維的標簽,價格往往會比同類產品高出不少。

  本周,高性能纖維再度成為市場熱點。盡管盤中股指一度失守2400點,不過,受紡織工業“十二五”規劃已獲工信部通過消息提振,化纖板塊走勢一枝獨秀,一度成為本周表現最好的板塊。包括吉林化纖(000420.SZ)、中鋼吉炭(000928.SZ)等在內的個股表現活躍。

  根據規劃,未來五年國家將提高企業在超紡、高紡、功能性、差別化等纖維技術上的創新能力,并要求企業加強對碳纖維等高性能纖維材料的技術創新。

  “從市場需求和產業政策來看,現階段各類高性能纖維的發展前景都較為樂觀。由于高性能纖維行業的技術壁壘較高,未來一些具有技術優勢的企業將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中投顧問輕工業研究員熊曉坤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財商》記者采訪時表示。

  市場需求巨大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接觸到的高性能纖維產品主要有碳纖維高爾夫球棒、碳纖維釣魚竿、碳纖維網球拍等。”熊曉坤表示。

  資料顯示,高性能纖維是由各種高性能纖維作為增強體置于基體材料復合而成,通常具有高強度、高模量、耐高溫、耐摩擦、耐腐蝕等特點。

  目前,高性能纖維復合材料是發展國防軍工、航空航天、新能源及高科技產業的重要基礎原材料,同時在建筑、通信、機械、環保、海洋開發、體育休閑等國民經濟領域具有廣泛的用途。

  “國內的高性能纖維正在逐步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市場的需求巨大。工業應用領域如軍工武器類產品用纖維以及航空宇航服等所需要的纖維材料都是高性能纖維的下游市場。”Frost&Sullivan咨詢顧問張葛建表示。

  熊曉坤亦表示看好高性能纖維領域的發展前景。他說:“一方面,現在我國高性能纖維產業的發展才剛剛起步,國內高性能纖維的市場發展潛力較大;另一方面,我國新材料產業和紡織工業的"十二五"規劃都將高性能纖維作為"十二五"發展重點,發展高性能纖維也具有一定的政策優勢。”

  東興證券分析師楊若木在近期發布的研究報告中稱,國務院新興產業規劃、化工“十二五”規劃和紡織“十二五”規劃均將高性能纖維作為重點發展行業,未來整個行業或將得到較大的政策扶持和資金支持。

  他預計,“十二五”期間我國高性能纖維行業產值的平均增速在20%~25%之間,目前行業整體PE在28倍左右,已經具備投資價值。

  進口依賴度高

  據了解,高性能纖維按照原材料來源可分為無機高性能纖維和有機高性能纖維,其中無機高性能纖維可分為碳纖維、陶瓷纖維等,有機高性能纖維可分為芳香族聚酰胺纖維、M5纖維、超高強聚乙烯纖維等。其中,碳纖維、芳綸纖維、超高分子聚乙烯纖維是當今世界最主要的三大高性能纖維。

  碳纖維是一種力學性能優異的新材料,它的比重不到鋼的1/4,但是其抗拉強度等方面要明顯高于鋼。碳纖維的成熟應用市場包括航空航天、國防和休閑用品等領域。

  “全球碳纖維產能已供過于求,雖然國內碳纖維進口依賴率在80%以上,進口替代空間大,但國內碳纖維技術仍待突破。”張葛建說。

  芳綸纖維,全稱為“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具有超高強度、高模量和耐高溫、耐酸耐堿、重量輕等優良性能。

  張葛建表示,全球芳綸纖維整體已出現供過于求的局面,但其中芳綸1414的供求形勢依舊偏緊。國內芳綸消費旺盛,年復合增長率為30%左右。

  與碳纖維、芳綸相比,超高分子聚乙烯纖維的強度更高、重量更輕、化學穩定性更好。

  目前全球超高分子聚乙烯纖維供不應求,供給缺口為9萬噸以上;國內供給缺口為8000噸左右,國內部分企業產品已達世界先進水平。分析人士表示,在三類高性能纖維產品中,相對看好超高分子聚乙烯纖維的發展前景。

  總體來看,盡管行業前景被看好,但是技術水平落后仍是制約我國高性能纖維行業發展的主要問題。

  “由于高性能纖維的技術門檻較高而國內技術水平相對落后,我國能夠生產的高性能纖維只是中低端產品,一些高端產品每年都需要從國外大量進口,我國高性能纖維產業的對外依存度較高。”熊曉坤表示。

  張葛建則表示,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中國政府對高性能纖維的日益重視以及中國高性能纖維產業化的進行,未來中國將逐漸成為高性能纖維的重要生產國,不僅彌補國內的需求缺口,同時部分兼顧國外的需求。

  九大上市公司

  國元證券分析師賴藝棠表示,根據“十二五”規劃,在紡織工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碳纖維等高性能纖維材料的產業技術創新被委以重任,這一領域中有技術優勢的個股無疑是紡織板塊中最值得深挖的。

  世紀證券研究員顧靜也認為,由于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性能要求高、生產工藝復雜、技術壁壘高,是未來產業升級的關鍵要素,其中具有技術、規模優勢的公司有望受益。

  記者了解到,既然高性能纖維主要可以分成碳纖維、芳綸、超高分子聚乙烯纖維這三大品種,那么投資者不妨分別從這三大產品入手來尋找投資機會。

  “目前,三大種類的高性能纖維產品在國內的需求都非常旺盛,未來發展前景廣闊。”張葛建表示。

  首先,從碳纖維的產業鏈來看,中鋼吉炭等公司對原絲進行碳化,碳纖維的下游企業則包括進行碳纖維預浸料和復合材料生產的大元股份(600146.SH)和生產航天復合材料的博云新材(002297.SZ),此外,金發科技(600413.SH)也有碳纖維項目在建。

  從芳綸的相關上市公司來看,主要包括在上游生產芳綸原料聚合級間苯二胺的浙江龍盛(600352.SH)和生產芳綸的龍頭企業泰和新材(002254.SZ)等。另外S儀化(600871.SH)百噸級對位芳綸工業化試驗裝置項目進展順利,神馬股份(600810.SH)浸膠芳綸簾子布已形成年產15~20噸的規模。

  從超高分子聚乙烯纖維來看,主要包括S儀化、中紡投資(600061.SH)等公司。據了解,S儀化于2008年底建成了國內第一條年產300噸干法紡高性能聚乙烯纖維工業化生產線,實現了干法紡絲技術的國產化突破,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