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郎咸平激戰中電聯 電價改革推至風口浪尖

時間:2011-11-1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進入四季度以來,火電企業再次陷入巨虧的深淵,電價上調的呼聲也越來越強烈,火電板塊更是受此刺激而大漲。

  進入四季度以來,火電企業再次陷入巨虧的深淵,電價上調的呼聲也越來越強烈,火電板塊更是受此刺激而大漲。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稱,由于發電企業正面臨發電虧錢的困境,在目前通脹壓力有所緩解的背景下,有關部門已經上報了電價調價方案,近期獲批的可能性較大。

  但是,發改委很快否認了上調電價的消息。

  而郎咸平一篇《誰在忽悠電力緊張》質疑電廠虧損的文章稱,拉閘限電,電力緊張,是因為電廠賺錢賺得不夠多,為了加價而忽悠。

  對此,中電聯又站出來加以否認。

  一時間,火電企業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電價上調預期落空

  四季度以來,火電企業喊虧的聲音越來越強烈,上調電價的聲音也不斷高漲。

  據報道,電力企業正面臨著2008年以來最為嚴峻的運營壓力,局部地區電荒苗頭再現,部分省市或再次面臨拉閘限電考驗。

  因此,在目前通脹壓力有所緩解的背景下,有關部門已經上報了電價調價方案,近期獲批的可能性較大。

  而對上調電價的時機,發改委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否認了即將上調電價的說法。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宛學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綜合來看,目前并非電價上調的最好時機。目前CPI雖然有所回落,但是仍然處于高位,提高電價可能會削弱政府宏觀調控的效果。而年度煤炭合同談判即將到來,此時上調電價將為煤價上漲提供借口,反而會產生不利影響。

  此外,國際油價上漲導致國內成品油即將達到調價窗口,如果電價油價同時上調,將會對通脹產生助推作用,不利于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

  而更加讓火電企業撓頭的是,郎咸平在此時發表了一篇《誰在忽悠電力緊張》的文章,質疑電廠并不是真虧損,拉閘限電,電力緊張,是因為電廠賺錢賺得不夠多,為了加價而忽悠。

  而中電聯也在第一時間站出來反駁了“忽悠電力緊張”“忽悠”加價的觀點。并稱,在目前電價體制改革尚未到位、競爭性電力市場尚未建立的條件下,建議適時啟動煤電聯動機制,將欠賬的電價聯動到位。

  宛學智認為,郎咸平的觀點存在兩點謬誤。一是沒有明確區分上市企業利潤與發電集團利潤,二是沒有明確區分火電業務利潤與非火電業務利潤。由于五大發電集團的上市企業均是其集團內的優質資產,其整體利潤率要高于集團利潤率,因此上市公司的盈利數據不能代表五大發電集團的整體盈利狀況。同時電力上市企業的盈利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旗下的水電、新能源發電以及其他盈利較強業務的帶動彌補了火電業務的虧損。整體而言,火電企業由于煤價上漲,成本壓力較大,虧損現象確實普遍存在。

  調或不調電企都虧損

  2011年,發改委共2次上調部分地區電價:4月10日起,發改委上調了12個省的上網電價,上調幅度在2分/每千瓦時左右;6月1日,發改委又上調15個省市的非居民銷售電價和上網電價。

  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上調電價并無法解決火電虧損的窘狀。

  數據顯示,以秦皇島山西優混5500大卡煤炭價格為例,2011年3月價格約為770元/噸,目前已經上漲到860元/噸左右,漲了90元/噸。

  “電價每上漲1分錢,僅相當于煤炭成本每噸抵消28元錢,而煤炭價格漲幅遠遠超過于此,尤其是電價上調之后,煤炭也會隨之漲價,因此漲價對緩解電力企業虧損是杯水車薪。”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說。

  如此來看,4月份12個省電價的2分/每千瓦時的上漲幅度,已被煤價的上漲完全“吃掉”。

  中電聯發布的行業報告顯示,今年1至7月份,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投五大發電集團的電力業務合計虧損74.6億元,同比增虧82.7億元,其中火電業務虧損180.9億元,同比增虧113億元。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認為,即使真上調了電價,也不能緩解電企的虧損。一方面,按目前的形勢,電企或要上調0.06元/度才能扭虧;另一方面,電價上調后,很快就會被煤價吞噬。

  據中金公司測算,火電企業要想恢復到2010年年末的點火價差和盈利水平,需要上網電價出現5%的同比增幅,但考慮到多方面因素,電價一次性調整到位的可能性并不高。

  有業內人士表示,因此,在當前的機制下,調不調電價,都改變不了火電企業虧損的命運。調電價并不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辦法。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