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6.8%,下降幅度較大,但3月份增速略有回升,其中制造業回升明顯。第三產業和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增長較快,拉動全社會用電增長較為明顯。電力供應能力和完成投資穩步增長,但火電新增裝機容量和完成投資繼續明顯減少,水電發電量負增長;火電企業到場煤價同比上漲、貸款利率維持高位對企業效益影響突出,火電企業經營仍然困難;跨區跨省送電穩步增長,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平衡,南方電網區域出現錯峰限電。
后三季度,全國電力供需仍然總體偏緊,二季度最大電力缺口可能在1000-2000萬千瓦,迎峰度夏期間最大電力缺口可能在3000萬千瓦左右,如遇大范圍持續炎熱天氣等不確定因素疊加,最大缺口可能擴大到4000萬千瓦。
一、一季度全國電力供需狀況分析
一季度,受需求增長放緩、電煤保障較好等因素影響,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平衡,東北、西北區域電力供應富余能力均超過1000萬千瓦,南方電網區域出現錯峰限電,全國最大電力缺口600萬千瓦左右。主要特點是:
(一)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回落幅度較大,3月份增速略有回升
一季度,全國全社會用電量1165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8%,增速比上年同期降低5.9個百分點,比上年第四季度降低4.3個百分點。3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7.0%,比1-2月份增速回升0.3個百分點,若剔除閏年因素則回升2.1個百分點。
一季度,第一產業用電量同比下降3.0%。第二產業及其工業、制造業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4.5%、4.5%和2.1%,其中3月份制造業用電量同比增長7.6%,增速比1-2月份回升8.1個百分點。在制造業中,包括通用及專用設備制造業、交通運輸及電氣電子設備制造業、紡織業等在內的大部分行業用電量增速均比1-2月份有所回升。第三產業及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13.0%和15.5%,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21.6%和30.4%,分別高出上年同期8.1和15.8個百分點,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較為明顯。
一季度,東、中、西、東北部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5.9%、9.4%、7.5%和3.3%,其中3月份同比分別增長6.9%、7.1%、8.3%和3.4%,分別比1-2月份增速回升1.5、回落3.5、回升1.3和回升0.2個百分點,若剔除閏年因素則分別回升3.3、回落1.7、回升3.0和1.9個百分點。
(二)電力供應能力穩步增長,火電新增裝機容量減少
一季度,全國新增發電生產能力924萬千瓦,比上年同期減少456萬千瓦,主要是火電比上年同期減少352萬千瓦。截至3月底,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發電裝機容量為10.30億千瓦,比上年同期增長9.0%,其中水、火電增速相對偏低。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電廠發電量同比增長7.1%,其中水電發電量同比下降1.2%,但2、3月份已轉為正增長,火電發電量同比增長7.0%。
一季度,全國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小時1116小時,比上年同期降低18小時。其中,水電設備利用小時516小時,比上年同期降低65小時;火電設備利用小時為1295小時,比上年同期增加4小時,為2008年以來同期最高水平。
(三)跨區跨省送電較快增長,西北外送電量大幅增加
一季度,全國完成跨區送電量同比增長21.8%;完成跨省輸出電量同比增長10.5%,其中西北外送電量同比增長64.6%。南方電網區域受來水偏枯影響,送出電量同比下降5.9%,其中云南、廣西、貴州輸出電量同比分別下降51.3%、41.5%和18.8%,南方電網區域西電東送電量同比下降35.5%。三峽累計送出電量同比下降6.4%。
(四)電煤供應總體平穩,電煤價格先降后升
截至3月底,全國重點電廠電煤庫存為7668萬噸,可用19天,僅河南、山西、貴州、云南等少數省份在局部時段有少量機組出現缺煤停機。全國電煤市場價格從上年11月份以來回落,2月下旬止跌趨穩,3月份以來持續穩步回升。
(五)電力投資穩步增長,火電投資繼續明顯減少
一季度,全國電力工程完成投資同比增長13.2%,其中,電源、電網分別增長18.2%和5.6%。火電投資同比下降31.9%,占電源投資的比重繼續下降至19.5%。水電、核電、風電同比分別增長77.8%、11.9%和40.9%,清潔能源投資保持較快增長。
二、后三季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預測
2012年,國家“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和更有效的宏觀調控將確保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總體判斷,后三季度經濟增速平穩回升的可能性較大。與此對應,后三季度電力消費需求也將穩步增加,但增速將比2011年有所回落,預計上半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為2.41-2.45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9%,推薦增長8%左右;預計全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5.09-5.19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5%-10.5%,推薦方案為5.14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5%左右,可能呈“前低后高”分布。供應方面,預計新增裝機8600萬千瓦左右,其中,水電新增2000萬千瓦左右,火電新增縮小到5000萬千瓦左右,年底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1.4億千瓦左右。
綜合平衡分析,后三季度全國電力供需仍然總體偏緊,二季度最大電力缺口可能在1000-2000萬千瓦,迎峰度夏期間,全國最大電力缺口可能在3000萬千瓦左右、拉限電范圍將有所擴大,若出現大范圍持續極端高溫天氣、來水偏枯以及電煤供應緊張等不確定因素疊加情景,缺口可能擴大到4000萬千瓦,華東、華中、南方、華北電網區域均有一定缺口。全年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將在4750小時左右,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在5300-5400小時。
三、幾點建議
(一)密切關注經濟增速和電力需求走勢,加大微調頻度促進經濟結構調整
建議國家適度加快微調頻度,一是適當減輕企業稅收負擔;二是加大對小微企業融資等政策扶持;三是采取點、線投資拉動政策,即對部分戰略性新興產業、部分基礎設施和城鄉電網改造等部分領域適度加大投資力度,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二)加快電網跨區通道建設,在全國范圍內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采取多種措施從全國范圍內解決資源的平衡與優化配置問題。一是要充分利用好現有跨省跨區電網,擴大跨省跨區電量支援調配,最大限度的利用各區域電力結構特點,錯峰緩解各省電力緊張局面;二是進一步完善區域500千伏和750千伏主干網架,進一步擴大區域平衡能力;三是繼續實施西電東送戰略,加快推進跨區通道建設,將“三北”地區的富裕電力輸送到東中部地區,緩解鐵路、公路煤炭運力不足的矛盾,解決全國資源優化配置和電力電量平衡的問題。
(三)運用電價等經濟調節手段,深化需求側管理和有序用電措施
按照政府工作報告要求,深化電價改革。針對迎峰度夏用電高峰期電力需求偏緊的情況,要更大力度運用電價等市場化手段調節電力供需平衡。一是深化電力需求側管理,出臺并實施如差別電價、懲罰性電價以及峰谷電價等措施,形成產業結構調整和節能的倒逼機制;二是做好有序用電工作,細化相應措施,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根據各地用電負荷特性,滾動調整有序用電方案,提前做好迎峰度夏準備;三是各地加快出臺居民階梯電價實施細則,同時跟蹤研究相應的影響變化;四是及時發布電力供需信息,引導社會實施有序用電,營造良好供電、保電環境。
(四)增加煤炭產量,控制電煤價格,保障電煤運輸
2012年保障電力供應的關鍵還是確保電煤供應和控制電煤價格。因此建議,一是增加國內煤炭產量,控制國內煤炭出口、增加煤炭進口規模,確保電煤充足供應;二是建立健全電煤供銷預警、調節、應急機制,做好電煤價格監督檢查工作,整肅流通環節,嚴格控制電煤到場(廠)價格;三是盡快理順電價形成機制,改善火電企業生產經營環境;四是統籌安排好現有鐵路運力,組織好重點地區電煤運輸。
(五)密切關注大規模火電機組環保改造過程中造成電力實際供應能力的下降
根據《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近7億千瓦的煤電機組需要在2年多的時間內完成除塵、脫硫、脫硝等環保設施的集中改造,勢必造成現有供應能力的明顯減少。因此建議,一是國家發展改革委、電力行政主管部門與環保行政主管部門加強協調,進一步分析測算新的排放標準對電力工業乃至整個社會的影響,完善排放標準使之科學合理;二是各級政府部門與電網企業、發電企業及早開展協調,高度重視可能出現的由于大量機組停機改造造成的電力平衡問題并提出應對措施;三是盡快完善脫硫和脫硝電價,出臺除塵改造的補貼政策等;四是建議暫緩執行取消現役機組脫硫裝置煙氣旁路,保障現有機組安全穩定供電;五是政府環保產業化管理部門組織行業協會和有關部門加快制訂技術路線和支撐性的技術規范,加快修改大量的已經不能適應新排放標準要求的技術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