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我國工程建設市場繁榮,工程機械隨之迅猛發展,工程機械租賃業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工程機械租賃市場還不完善,不僅缺乏行業標準,信用體制不健全、市場競爭無序、未形成領袖企業。企業缺乏市場公信力、發展資金和政策支持,行業市場亟待出臺規范政策。雖然發展阻力重重,但市場前景依然看好。
租賃市場環境復雜
各地區發展規模不均
從宏觀經濟來說,我國宏觀經濟目前正處于一個空前復雜的環境之中。國際上,歐美先后爆發主權信譽危機,中東北非天下不太平,恐慌情緒蔓延,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國內,經濟面臨諸多問題,政府投資漸次退出,出口環境有不斷惡化的趨勢,啟動內需效果尚不顯著,通脹壓力居高不下等等。充分市場化運作的工程機械租賃市場,受到宏觀經濟影響的正相關性非常明顯。
據調查顯示,上海、南京、哈爾濱三地的工程機械租賃市場,去年下半年以來時有“涼風”來襲,今年入秋后“涼熱”不均的態勢更顯突出。今年七月中旬以來,哈爾濱的路橋建設、商品房建設、高鐵建設、地鐵建設等市場,由于宏觀調控以及季節性的原因,出現近幾年來少有的大幅收縮,在租賃市場排隊等活的工程機械設備不斷增多。進入秋季的哈爾濱工程機械市場,在全國最先感受到涼意。據了解,哈爾濱工程機械租賃市場業內人士,十分關注宏觀經濟形勢的走勢,對國家保障房建設工程、水利建設工程普遍心有期待。在南京、上海工機租賃市場形勢要好于哈爾濱。
租賃業方興未艾
亟待良性發展
據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協會預測,到“十二五”末,融資租賃將為國內工程機械制造商帶來1425億元的訂單,相當于國內工程機械需求總額的25%.這種類似于貸款買房的商業模式正成為一塊巨大的蛋糕??梢娮赓U業是一個方興未艾、市場前景非常好的市場,目前我國工程機械租賃業亟待良性發展,首先是要有一個良性的發展環境。
對于租賃業,政策環境也非常關鍵。業內人士期盼政府出臺相關政策,促進工程機械租賃市場的健康發展。如工程機械租賃市場經營、服務、合同的規范性政策規定,有關工程機械市場投融資的政策規定等。
國內制造企業傳統的銷售科、銷售代理和專業銷售公司的單純買賣的交易方式和營銷機構規模無法與其相比,而且,由于沒有這種全過程控制的營銷體系,企業不斷受到混亂的市場秩序的困擾。
隨著工程建筑市場競爭的日漸加劇和工程機械設備史新速度的加快,施工企業為避免設備陳舊風險帶來的資產損失,對資產流動性和設備的先進性更加關注。從全球來看,租賃公司已成為國際上設備流通的新興載體,現代租賃已成為現代營銷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形式。
從市場發展看,區域和項目需求的多樣性、梯度性,為工程機械設備租賃和二手市場提供很大的發展空間。制造商為擴大市場份額、維護自己品牌的市場秩序,認識到租賃銷售和發展租賃經營,對于控制設備流通、開辟新的利潤增長點非常重要。
租賃業發展需“軟硬皆施”
為實現工程機械租賃業的持續繁榮發展,建議采取以下五方面的措施予以加強:首先是建立信用體系,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為租賃業健康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其次是我國工程機械租賃業九成以上的企業都是中小型企業,不僅整體實力弱小,而且行業處于無序競爭,應對企業進行兼并重組,組成領袖企業,促進行業良性發展。第三是豐富出租設備的品牌范圍和產品種類,而且不單單為客戶提供租賃服務,還要提供從業務咨詢、方案策劃、設備選擇、維修到客戶回訪的一套全面解決方案。第四是充分重視并完善租賃協議,設備交付和回收時對設備做全面檢測,并預先設定設備損耗的責任范圍。第五是培養專業人才。
總體上,我國工程機械租賃業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腳踏實地穩步發展。借鑒國外企業先進經驗固然必須,但還必須綜合考慮我國的現實國情,盡快研究出切實可行的發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