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從“神舟”到“天宮” 中國正步入航天強國的道路

時間:2011-09-2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昨日宣布,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瞄準今日21時16分至21時31分窗口(是指允許運載火箭發射的時間范圍)前沿發射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昨日宣布,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瞄準今日21時16分至21時31分窗口(是指允許運載火箭發射的時間范圍)前沿發射。設計在軌壽命2年;2012年前,神舟八號、九號、十號飛船將與其進行交會對接試驗。

  從“神舟”到“天宮”,從飛船到空間實驗室,中國航天正在走向航天強國的道路上。

  從90年代起中國就成立載人航天項目專家組,論證了5年多,最后得出結論:中國是一個大國,根據世界發展的動向,一定要得搞載人,而且要馬上搞,馬上做準備,否則的話我們就跟不上了。并且還論證決定搞載人航天從飛船起步,要搞飛船要做什么準備。

  1992年9月21日,中央正式決定搞載人航天工程,并確定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第一步,載人飛船階段。發射載人飛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開展空間應用實驗。第二步,空間實驗室階段。在第一艘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后,先發射一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突破載人飛船和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補加技術和再生式生保技術,最終建成一個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第三步,空間站階段。建造載人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四大任務

  第一,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作為交會對接的目標,與飛船配合完成空間的交會對接任務。

  第二,實現飛船和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對接完成后的組合體的控制和管理。神舟八號和天宮一號實現空中的交會對接后,兩個飛行器合成一個飛行器,要實現能源、信息、熱環境、姿態、軌道控制等的整體控制和管理,這項任務由天宮一號承擔。

  第三,實現航天員的在軌駐留、生活和工作,為航天員提供在組合體內工作生活所需的基本條件。

  第四,進行空間技術試驗,為未來空間站的建造進行先期的技術驗證。

  根據規劃,中國將在2011年發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實際上是空間實驗室的實驗版,采用兩艙構型,分別為實驗艙和資源艙。之后,再發射“神舟八號”。“神八”是一艘無人的神舟飛船,與“天宮一號”進行無人自動對接試驗。2015年前,再陸續發射“天宮二號”、“天宮三號”兩個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將主要開展地球觀測和空間地球系統科學、空間應用新技術、空間技術和航天醫學等領域的應用和試驗。“天宮三號”將主要完成驗證再生生保關鍵技術試驗、航天員中期在軌駐留、貨運飛船在軌試驗等,還將開展部分空間科學和航天醫學試驗。

  人類目前載人航天活動的終極目的,是將實驗室搬上太空,利用太空微重力高真空的獨特環境,開展地面無法進行的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等實驗,從而為人類造福。

  太空生命科學試驗不僅可以進行植物育種、發明新的藥物,而且在半導體、特種材料、天文學、對地觀測等方面的好處更是不一而足。因此,以神七為起點的空間站建設,將為科學研究帶來更大的舞臺。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