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我國農業機械企業需防“補貼依賴癥”

時間:2011-09-1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隨著國家對農機行業投入的增加,該行業產業鏈利潤分布已悄然由傳統的制造環節轉移至流通環節。

  在政策扶持與產業集中的結合下,農機行業發展將大大提速。《全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十二五”規劃》(下稱《規劃》)日前由農業部正式發布。與此同時,農機行業又傳出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機集團”)正式重組長拖農業機械裝備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長拖集團”)的消息。業界人士指出,隨著國家對農機行業投入的增加,該行業產業鏈利潤分布已悄然由傳統的制造環節轉移至流通環節。

  利潤分配格局轉變

  《規劃》明確提出,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專項再次成為“十二五”期間國家重點扶持的四大專項規劃之一。

  主營農業機械連鎖經營的吉峰農機連鎖股份有限公司大漲6.54%。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一位專家對本報表示,由于中國近年來不斷加大農機購置補貼的資金,中央財政農機年購置補貼資金已從2004年的0.7億元增加到2011年的175億元。對于農機產業鏈上制造、流通和使用三大板塊來說,利潤分布已悄然由傳統的制造環節轉移至流通環節。

  一位接近國機集團的人士對本報坦言,盡管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農機補貼會反哺至產業鏈頂端的制造環節,但流通銷售環節會獲得最高利潤率。據了解,近年農機流通行業毛利率普遍在12%~13%的水平,遠較制造環節高。其原因在于補貼大大增加了農機的需求,政策也在不斷推動農機化率提高。

  根據上述《規劃》提出的目標,到2015年,農機總動力達到10億千瓦,農機化率提升到60%以上。據了解,目前中國農機化率為52.3%,日本、韓國的農機化率則已接近100%。

  防備“補貼依賴癥”

  也有專家指出,在國家對農機行業的巨額補貼之下,相關企業的“補貼依賴癥”也值得警覺。

  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王玉獅告訴記者,國家對農機購置的補貼力度將會維持較長的一段時期,會大大促進農機的銷售。

  此次《規劃》的另一突出特點是:“以舊換新”首次被列入《規劃》。《規劃》強調,要“建立農業機械報廢更新制度,制定農機以舊換新辦法”。王玉獅指出,以舊換新機械的相關年限和質量限制標準尚未出臺,但以舊換新會與農機補貼結合使用,更加刺激農機銷售。

  他同時指出,汽車和家電行業依靠以舊換新政策,各路廠家賺得盆滿缽滿;農機行業也要防止企業對補貼和以舊換新的過分依賴。

  上述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專家稱,國家發改委每年都會公布“農機購置補貼目錄”,凡是榜上有名的產品和企業就會成為國家農機補貼的直接受益者,沒進入目錄則意味著將被對手淘汰。而農民對農業機械的購買基本受當地經貿委主管的農機公司主導,因此各個農機流通企業的鄉鎮代理經銷商就會對經貿委等相關管理機構百般公關,以求獲得農機補貼的好處。隨著刺激農機銷售的政策一一出臺,也會增加農機官員腐敗、相關企業利益輸送的行業風險。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