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28日,有78家汽車及零部件行業上市公司發布了2011年中期報告,這些公司總計實現凈利潤147億,同比增長8%。國內汽車行業經過了連續兩年的高增長之后,業績增幅明顯放緩。
過去的兩年里,在政策刺激、消費升級等因素的推動下,不少汽車公司連續實現高增長。2009年,國內21家汽車整車生產商實現凈利潤總額149.6億元,同比2008年的32.2億元增長4.6倍。
從今年上半年的情況看,一些大型整車企業業績明顯增長乏力。比如,籠罩著巴菲特光環的明星公司比亞迪回歸A股交出的第一份財務報告便呈現了業績大滑坡,中期凈利潤僅2.75億元,同比大降88.63%。一汽轎車的業績也不甚理想,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90.8億元,同比增長6.53%,凈利潤8.04億元,同比下降39.87%。
今年上半年,國內汽車行業遇到了市場、資源等方面預期之外的變化。隨著國家金融貨幣政策收緊、通脹加劇、汽車鼓勵政策退出、油價上漲、北京限購等因素的影響,國內乘用車市場增速大幅下滑,自主產品受到較大沖擊。
另外,因價格下降,成本上漲及折舊增加等因素,不少汽車公司上半年盈利能力下降。
業績增幅靠前的汽車及零部件行業公司有亞星客車、青島雙星等,這些公司的業績雖然看起來增幅很大,但都是由于去年基數較小所致,本身經營并無特別大的看點。
在眾多汽車及零部件行業公司里面,威孚高科增長較為突出,業績實實在在實現了逆勢增長,威孚高科2011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02%。分析人士認為,該公司長期受益于柴油機排放升級。
此外,從公布的數據來看,該類公司的現金流也有趨緊現象。去年這些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總額為100億元,而今年中期,這個數字縮減至53億元。數字背后,是汽車銷售景氣度的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