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電梯“倒溜”事件雖已過去一個多月,但完善電梯行業標準依舊是監管部門的課題。昨日,上海市質監局表示,針對電梯報廢目前只有比較寬泛的規定,本市正在制定電梯主要零部件報廢的地方標準,有望明年實施。
今年7月5日,北京地鐵4號線動物園站上行扶梯發生設備溜梯故障,造成一名12歲少年身亡、3人重傷、27人輕傷。
上海隨即開展安全大排查,經檢查,涉及22臺問題型號的“奧的斯513MPE型” 自動扶梯采用的是進口主機,與北京地鐵事故自動扶梯在主機固定上不同。7月中下旬,經與市建交委、交通港口管理局、申通地鐵(600834,股吧)集團等單位協調,由上海奧的斯電梯公司提出的、經專家組評估的整改方案已實施完畢。目前,在地鐵運營單位和電梯公司的現場值守、監護下,22臺自動扶梯已臨時性恢復使用。在北京地鐵自動扶梯事故原因公布后,市質監局將采取下一步措施。
市質監局表示,從近幾年電梯安全狀況來看,本市電梯事故都發生在生產環節,使用環節中未發生乘客傷亡的事故;且事故率呈逐步下降趨勢。在現場監督檢查過程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一些使用單位安全管理意識淡薄、安全主體責任不落實;維保單位的人員、能力跟不上,熟練工較少;低價競爭,有的甚至已低于成本價;有些小區業主不付或拖欠物業費,造成電梯維保費無著落,類似的情況平均每年有10起左右,涉及電梯上百臺。
對此,質監部門將開展分級分類監管。通過危險性評價,對企業安全管理、設備狀況等進行分級分類,采取不同的監察措施,重點對電梯使用的安全管理和維保質量情況進行監察。去年,質監部門已注銷了5家維保單位資質。
此外,市質監局透露,關于電梯使用年限問題,上海正在制定電梯主要零部件報廢的地方標準。目前,只有《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對報廢有一個比較寬泛的規定,即: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無改造、維修價值的電梯應予以報廢。上海正在制定電梯主要零部件報廢的地方標準,有關單位已拿出初稿,增加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的內容后,下半年準備進行審核,有望明年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