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BP的入局,泉州液化氣行業由原來的國有、民營之爭,轉為外資與本土企業對陣,小小氣瓶的爭奪戰似乎愈演愈烈。不過,對于市民來說,格局改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場對陣中,氣價到底是升還是降?為此,記者進行了一番調查。
多名液化氣行業人士均認為BP將打出低價策略,在本地市場分一杯羹,但BP方面卻一再否認這一說法。昨日,BP(泉州)液化石油氣有限公司總經理湯晏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BP不靠價格優勢在本土搶占市場,相反的,公司會更多地專注于服務和品質上的提高。
兩強競爭策略不同
據了解,目前招商石化的14.5公斤大瓶裝液化氣價零售價為115元(不含運費),加上5元運氣費則共計120元;BP方面,同樣規格的瓶裝液化氣零售價為119元(不含運費),加上6元運氣費共計125元。
泉州招商石化零售中心羅經理認為,當前價格仍然是液化氣公司競爭的主要手段。
然而,BP(泉州)液化石油氣有限公司總經理湯晏平卻持反對觀點。“液化氣競爭的不是產品,而是服務。”她認為,BP的服務品質決定了其價格略高于同類產品。比如,特殊的專用液化氣鋼瓶減少了黑氣點仿冒品牌的可能,讓市民用氣更安全。此外,公司送氣人員在上崗前都經過專業培訓,除常規更換液化氣外,還可為用戶提供安檢服務,就連進客戶家門,公司也要求員工穿上鞋套。
BP不愿降價換市場
作為泉州液化氣市場的龍頭老大,招商石化坦言,BP進入泉州后,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在業內人士看來,作為后來者,BP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打“價格戰”,搶占市場。
不過,BP方面似乎并未作此打算。湯晏平稱,目前價格并沒有比招商石化的便宜,未來也不打算通過“殺價”來爭取客戶。
記者了解到,涉足石油液化氣零售市場,泉州并非BP的第一站。此前,BP在華東地區以及福州、廈門等地早已設立了多家分公司。從這些地區的情況看,BP并不青睞“價格戰”。在福州地區,今年上半年,由于成本的上漲,BP液化氣甚至連續兩季度率先調高價格。
“在福州,BP作為當地液化石油氣的龍頭老大,其調整零售價自然起一定的風向標作用。”業內人士指出,在泉州地區,BP的市場份額不及其在福州的一半,因此,短時間內無論BP價格是漲是降,其調整還不足以對整個泉州地區液化氣價格產生太大影響。
價格由成本說了算
調價不調價,誰說的算?在招商石化和BP旗鼓相當的情況下,上游供氣源的成本和穩定性顯得格外重要。BP方面表示,該公司在泉州銷售的液化氣價格主要由氣源成本、服務成本決定。其進貨渠道來自福煉集團、BP國內供氣基地以及北方地區的供應商,此外,還有一小部分從國外進口,這些進口氣源主要針對工業客戶。湯晏平介紹,由于進口氣較少,加上BP在中國擁有自己的供氣批發業務,因此,其銷售價格相對穩定。
與BP的“穩定性”相比,招商石化則反映出靈敏的市場嗅覺。“國際原油波動較大時,零售價一天變兩次也不足為奇。”招商石化的羅經理表示,液化石油氣作為原油的副產品,國際國內油價波動都會對液化氣價格產生影響。據介紹,在招商石化的進貨渠道中,福煉集團占據1/3,省外調進的占到2/3,省外主要氣源地是遼寧大連和浙江鎮海兩地。
“無論未來升降如何,液化氣價格都必須在政府制定的價格調節機制上運行,其市場最高限價就是由物價部門核定的。”業內人士指出,在各部門有效監管的情況,市民不必對氣價問題過多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