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加快農機化進程走有中國特色的農機化道路

時間:2011-08-0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2011中國農業機械化論壇上,全國人大常委、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農業部原常務副部長尹成杰就當前農業農村經濟形勢及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情況作了主旨演講。

  在2011中國農業機械化論壇上,全國人大常委、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農業部原常務副部長尹成杰就當前農業農村經濟形勢及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情況作了主旨演講。

  尹成杰分析了當前農業農村經濟形勢,闡述了對于建設現代農業、推進“三化同步”等問題的一些思考。尹成杰說,當前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繼續保持良好勢頭,夏糧連續8年增產,農業農村經濟穩定發展,農產品價格總體平穩上漲,農民收入進一步增加,農村勞動力轉移加速,農業機械化事業發展迅速。同時,農業生產發展也面臨著氣候病蟲災害多發、農業生產成本上漲、涉農企業和農業合作組織融資難度大等困難,未來發展道路上機遇和挑戰并存。

  他表示,當前農業農村生產形勢已發生新的變化,呈現出新的特點。農業生產進入了農產品需求大幅增加、農業生產成本進入高位、農業勞動力緊缺、農業生產受到的資源制約加劇、災害影響加重和國際化競爭日趨激烈的新階段,農業生產轉方式、調結構已迫在眉睫,必須在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基礎上,提升農業生產的集約化、組織化水平,堅定不移地走有中國特色的農業現代化之路。他強調,農業機械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物質基礎,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發展,對于提高農業裝備水平、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拉動農村消費需求等具有重要意義。

  尹成杰對近幾年我國的農機化事業發展給予高度評價。他說,“十一五”以來,在農機購置補貼等強農惠農政策的支持下,農民購機用機積極性高漲,農機裝備保有量大幅度增長,農機作業水平顯著提高。“十一五”是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環境繼續改善,政策法規不斷健全,發展速度明顯加快、地位作用持續增強的五年,農業機械化邁入了發展的中級階段,農業生產方式實現了由人畜力為主向機械作業為主的歷史性跨越。農業機械成為農業生產和抗災救災的主力軍,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他指出,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農業的重要任務。實現農業現代化,機械化是前提,沒有農業機械化,就沒有農業現代化。當前,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農村勞動力結構快速變化,農業生產方式正在發生重大變革,農民對農機作業的需求越來越迫切,農業對農機應用的依賴越來越明顯,農機市場潛力巨大,農業機械化發展前景廣闊。加快農業機械化進程,走中國特色農業機械化道路,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保障。“十二五”期間,應著力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進一步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繼續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合理確定補貼資金規模,并向糧食主產區、非主產區產糧大縣以及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傾斜。適當支持適宜地區購置國內尚不能批量制造的大馬力拖拉機、大型噴灌機等農機。逐步加大農業機械化重大技術推廣支持力度。按照科學、公開、公平、高效的原則,完善農機購置補貼管理辦法,嚴格審查經銷商資格,合理確定補貼產品種類。

  二是進一步促進農機農藝協調發展。要加快建立農機和農藝科研單位協作攻關機制,制定科學合理、相互適應的機械作業規范和農藝標準,將機械適應性作為科研育種、栽培模式推廣的重要指標,有針對性地推廣一批適合機械化作業的品種和種植模式。組織引導農民統一農作物品種、播期、行距、行向、施肥和植保,為機械化作業創造條件。

  三是大力研發推廣先進適用農機裝備和技術。圍繞大馬力拖拉機、多功能收割機、高效節能大中型水泵、噴灌機等重大產品開發,加快產業升級和產品更新換代。認真做好重大農機化科研項目遴選儲備工作,精心組織實施農機化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組織實施好保護性耕作工程建設、新增千億斤糧食工程農機化建設等示范項目。建立健全運行高效、服務到位、支撐有力、充滿活力的農業機械化推廣體系,加快普及主要農作物重點環節和關鍵農業機械化技術。

  四是加大農機化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力度。“十二五”期間,要將基層農業機械化推廣體系、機耕道路等建設內容納入相應規劃,與規劃內的項目同步實施。加大對農機安全監理、農機推廣鑒定等公益性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增強農業機械化公共服務能力。在規劃、用地等方面積極支持農機合作社建設農機停放場(庫、棚),改善農機保養條件。

  五是依法推進農機化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繼續做好《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及其配套法規、規章、政策措施的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工作。嚴格執法,加強監督,要按照法律法規,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發展,依法加強農機化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繼續做好配套法規、規章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工作,圍繞現實需要比較緊迫、與農民利益關系密切的問題,加強調查研究,抓緊制定相關規定。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