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航母能否遠航 需造船業由大變強

時間:2011-08-0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為了建造出完全自主設計的中國航母替代“瓦良格”,我國的造船業的發展壯大是必要而迫切的。如果能夠實現航母制造完全國產化,我國海軍力量的強大指日可待。

瓦良格航母

      在大連航母停泊的碼頭,“瓦良格”航母一直在碼頭進行調試,艦上用來裝卸的施工鐵架已經拆除,甲板上每天都有大量穿著整齊的工作人員緊張地工作,直到深夜。而最近幾天,航母時不時會有濃煙冒出,猜測可能是航母的動力系統正進行測試。7月31日,有二百多人在甲板上統一列隊,有消息說,海試時間有可能是8月中、下旬。

      據日本《產經新聞》8月1日消息稱,截至1日,停靠在中國大連港的“瓦良格”號航母已基本完成修復工作,將于近期進行首次試航。如果一切順利,“瓦良格”號可在2012年服役供中國海軍訓練使用。

      鑒于我國已近成為世界級造船大國,為何要購買“瓦良格”而不是自行建造航母呢?這不由讓人聯想到我國造船業的現狀。

      7月18日,據韓國《朝鮮日報》一則報道說,韓國造船工業協會1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超越韓國成為世界第一大造船國三年之后,今年上半年韓國造船工業超越中國重新奪回世界第一大造船國地位。中國造船業在連續三屆蟬聯“世界第一大造船國”后,今年上半年痛失桂冠,未來路在何方?

      今年以來,國際造船市場仍處于較長周期的調整階段,同時船舶市場需求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我國具有傳統優勢的油船和散貨船需求大幅萎縮,高技術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引領了市場。

      我國船舶工業的科技綜合實力和自主創新能力雖然在“十一五”期間有了較大幅度提高,但是與韓、日等造船強國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高技術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核心技術還依賴國外,高端產品的設計建造能力還存在空白,三大主流船型尚缺乏品牌競爭力,市場快速反應能力還不夠。

      工信部裝備工業司船舶處處長由淑敏指出,“十二五”時期是我國船舶工業由大到強轉變的關鍵時期,我們必須要以轉方式、調結構為主線,積極應對國內外航運和海洋經濟發展的新變化,順應世界綠色造船發展的新趨勢,更加注重創新驅動、更加注重技術和品牌優勢,更加注重質量、效益和效率,做強做優船舶制造業,大力提升船舶配套業,加快壯大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打造布局合理、結構優化、技術先進、軍民融合、環境友好的現代產業體系,實現“十二五”跨越式發展。

      要實現強國夢想,僅僅依靠購買別國的裝備是遠遠不夠的,甲午戰爭北洋水師的慘痛教訓至今歷歷在目。為了建造出完全自主設計的航母,我國的造船業的發展壯大是必要而迫切的。據稱,瓦良格航母的建造圖紙多達數噸,要將其安全消化吸收,還需加以時日。航母是一種開發建造周期長、費用高的艦種,如果能夠實現航母制造完全國產化,我國海軍力量的強大指日可待。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