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中國航母“瓦良格”重出江湖變化驚人(新鮮猛圖曝光)

時間:2011-09-07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中國首艘航母平臺被第三次拖進船塢進行改造,第一次進塢:2005年4月26日-2005年8月初;第二次進塢:2009年4月27日-2010年3月19日)。8月10日至14日,中國航母平臺剛剛完成了首次試航。

      中國首艘航母平臺被第三次拖進船塢進行改造,第一次進塢:2005年4月26日-2005年8月初;第二次進塢:2009年4月27日-2010年3月19日)。8月10日至14日,中國航母平臺剛剛完成了首次試航。

      不論是軍方還是民間對瓦良格的期望都是很大的,瓦良格改成核動力也是軍方所期待的,所以瓦良格再一次進入船塢進行裝配,肯定沒有那么簡單,也許,等老瓦重出江湖的時候可能就已經是核動力的。

  瓦良格是我們的首艘航母,它的意義不但在于戰略威懾,更在于技術的摸索和戰力的培訓,所以采用更加先進的技術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核動力。

2011。09。03 瓦良格航母在船塢內的照片,不知道又在裝什么好東西

  技術沒問題:瓦良格完全可以改裝成核動力航母

  近2年來關于“瓦良格” 的改建,首先關于航母的動力系統,不少網友早就提出采用核動力驅動,因為我國現在已經熟練掌握了艦用第四代高溫氣冷核反應堆技術,并已成功應用于國產093,094型核潛艇上。

  在此基礎上加于擴展,運用4組反應堆,使其總功率達到或超過30萬千瓦,這在技術上是可行的。這樣也就解決了動力不足的問題,另外由于采用了核動力,也徹底解決了能源補給的問題,而強大的核動力,也為艦載機采用先進的起飛方式創造了先決條件。

  作為一艘航毋,倘若采用滑躍起飛方式首先起飛距離較長,并且艦載機很難做到全油全重起飛,這樣就大大制約了艦載機的作戰半徑,也就必然降低了航母的威懾力,另外由于滑躍起飛占用了太多的甲板空間,因此直接減少了艦載機的數量。再有航母為了自身的安全和作戰的需要應配置預警機,電子戰戰機,以及反潛機和運輸機,甚至加油機,這些重要機種都直接關系到航毋戰斗力的大小。

2011。09。03 瓦良格航母在船塢內的照片

  然而使用滑躍起飛方式后,這些必不可少的保障類飛機就無法使用固定翼機種,無可奈何之下只能用某些直升機來替代,而其效果將大打折扣,據了解,同樣規模的航母由于采用滑躍起飛方式,與蒸氣彈射或電磁彈射相比作戰能力下降70%,因此與其化大力氣建造一艘先天不足的航毋,不如再加點力氣,打造出一艘能與美國等現代航毋叫板的現代化航空毋艦。

  最近以來從有關媒體得知我囯還將建設四艘航空母艦,其中2艘為常規動力的,2艘為核動力的。不管這消息是真是假,個人認為我們要么不造,要造就造核動力+彈射起飛的。但愿江南造船廠的新航母(據網上經常提到: 國產航母在江南造船廠制造)趕快把飛行甲板放平了,省得今后化冤狂錢,再去改建, 動力系統也應……

      建造航毋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工程(其中包括厐大的護航艦艇群),更有關健的艦載機群的研制,對空,對海,對地的武器系統,警戒雷達系統, 通信導航系統……缺一不可,其中將化費巨大的人力,財力,為此我們應慎之又慎,這起點-定要高,以免朝令夕改,浪費金錢。 最后盼我國早日打造出現代化的航空母艦。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