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監會有關負責人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下半年電力需求依然旺盛,增速預計在11%左右,全年增速可能達到12%。
“下半年大部分省份GDP都將保持兩位數增長,加上一批新上項目投產,電力需求將明顯增加,供需總體偏緊。”這位負責人表示。
國家電網預測,空調用電負荷將拉動全國電煤消費迎來新一輪高峰,日最大耗煤量將創430萬噸新高,比今年初日最大耗煤量高出30萬噸。
盡管今年4月和6月部分省市先后上調了電價,但煤價上漲成本的疏導依然不充分,繼續影響火電企業發電積極性。
兩個方面因素的匯合,有可能使“電荒”成為常態。通過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實現“強身健體”,通過節能減排和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實現“虛火下泄”,才是緩解當前電力供需矛盾的治本之策。
胡兆光建議,應更多運用價格等市場手段應對“電荒”。比如對高耗能產業實行錯峰讓電和獎懲措施,對大工業和一般工商業用戶用電實施季節性高峰時段加價,將有利于遏制用電大戶的需求,也有利于推動節能減排,引導企業更加重視產業結構調整。為推進東中西部產業分工的梯次布局,也可推行區域性差別電價。
工信部一份報告提出,下半年應加強生產要素保障協調,推進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合理有序安排工業用電,采取差別電價等措施,適當限制過剩高煤耗、高電耗行業產品生產,壓縮不合理需求。
國家電監會有關負責人認為,在對大用戶實行高峰時段季節性加價的同時,應積極推行居民生活用電階梯電價,進而實行峰谷電價。而“市場煤、計劃電”的最終解決之道仍然是電力體制改革,以逐步發揮市場調節需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