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副部長蘇波近日對媒體表示,今年要大力發展新能源裝備產業以及能源裝備制造的相關支撐技術和裝備,加快促進能源裝備的綠色低碳發展。在高油價的刺激下,石油裝備業成為全球炙手可熱的行業之一。
統計顯示,“十一五”期間,我國石油石化設備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從1019個快速增至2023個,將近翻一番。全行業資產總額從674.16億元增長到2005.6億元。五年間全行業工業總產值和工業銷售產值增長了3倍以上。新產品產值,出口交貨值,利潤總額等指標的增長均在兩倍以上。但產能過剩、產品結構和業務發展模式不合理、國產化率低等成為困擾我國石油石化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主要瓶頸之一。
據介紹,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目前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裝備占1/3左右,國產裝備的國內市場滿足率不到60%,在重大技術裝備領域這一比率更低,行業高端裝備和制造技術大都依靠進口。
目前,我國包括石油石化裝備行業的發展方式仍以粗放型、外延式為主,主要依靠投資和資源消耗來拉動,資源能源消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大、產出效率低、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結構不合理以及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等深層次結構性矛盾和問題仍比較突出。
中國石油和石油化工設備工業協會首席顧問趙志明表示,“十二五”期間,石油裝備行業要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加快發展節能環保、減排降耗的新產品。
另一方面,石油石化行業在技術水平提升方面仍存在著較大的空間。這意味著通過加強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有望達到以最少的資源、最低的成本、最少的排放,加快實現石油和石化裝備業向綠色發展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