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跨國企業醫療器械價格壟斷加劇"看病貴"

時間:2011-06-2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跨國企業“跑馬圈地”,進口產品壟斷市場,這些現狀使得我國醫療器械的價格居高不下,加劇了百姓“看病貴”。

      能造衛星,為什么不能生產人造關節

  跨國企業“跑馬圈地”,進口產品壟斷市場,這些現狀使得我國醫療器械的價格居高不下,加劇了百姓“看病貴”。在6月18日舉行的“我國醫療設備自主創新發展研討會(骨科方向)”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協和醫院骨科主任邱貴興表達了上述看法。

  據介紹,骨科器械分為創傷、脊柱和關節三大細分市場,國內企業主要介入創傷和脊柱領域,對技術和制造工藝要求較高的關節市場涉足較少。資料顯示,2010年我國骨科進口器械銷售額占總銷售額的67%。

  邱貴興院士列舉了一組統計數字:我國高端醫療器械中逾八成被外國跨國企業壟斷;外國醫療器械在我國大醫院占有率超過70%;銷售收入排名前10位企業中,外資、合資企業就有7家。前50名企業中,外資、合資企業銷售收入和利潤總額超過50%。

  有專家預測,今后5年,我國醫療器械銷售收入將翻一番。在未來幾年,中國將超日本,成為全球醫療器械第二大市場。在臨床工作中出現的一些現象讓骨科大夫們很感慨。在大醫院,患者需要做骨科內固定手術時,骨科醫生首先想到和應用的耳熟能詳的品牌,都是進口產品。一位臨床醫學專家曾經在一個醫療器械產業發展論壇上透露:在大醫院做個常規骨科手術大小器材多是洋貨,本土醫療產品僅為輸液皮管、注射器等一次性耗材。這多少有點悲哀!

  還有一個現狀不容忽視。北京大學醫學部副主任、人民醫院創傷科主任姜保國教授介紹說,目前臨床應用的國外骨科醫療器械大多是按照歐美人種設計的,臨床應用中存在解剖形態與國人骨骼不匹配,手術中操作難度加大,手術時間延長,增加了醫生和患者的風險;但由于目前國內尚無高質量的骨科器械產品,只能被動選擇不能與病人完全合適的器械,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臨床治療的效果。

  “我們能造衛星,為什么不能生產關節與螺釘?”與會的專家和醫療器械企業代表發出這樣的呼聲。

  著名骨科專家、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陳仲強教授分析了國內骨科醫療器械研發與生產現狀:處于產業鏈的中低端,以產品加工、復制為主,低附加值;重生產,輕研發,重眼前,輕長遠;規模小,產品單一,缺少競爭實力;產品從設計、試驗到準入,臨床應用環節多、周期長;與臨床脫節,臨床醫生的參與熱情遠遠沒有釋放出來;知識產權不能得到有效保護;大型醫院骨科器械仍然以進口為主。

  與會專家建議:政府應加強對這個產業的支持與扶持,如設立國家重點攻關項目;制定相關政策,鼓勵相關產業進入,從原材料生產到器械研發與生產,把它作為重要的民生產業;對自主研發的產品用于臨床給予相關傾斜政策;加強醫院、醫療設備生產商中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鼓勵臨床醫生直接參與產品研發符合國人特征和病癥特點的骨科器械;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確保自主品牌不受損害;打造龍頭企業,增強與國際企業的抗衡能力等。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