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5日暴跌,紐約和倫敦市場油價跌幅均超過8%,紐約油價跌破每桶100美元。分析人士認為,短期國際原油價格可能持續走低,對全年油價走勢的判斷也更加謹慎。受此影響,國內成品油漲價的壓力或將隨之緩解,此前市場預期的5月份國內成品油零售價格再度上調可能落空。
此前由地緣政治風險引發的國際原油價格高位運行已經持續三個多月,我國也承受著成品油價格不斷上漲進而抬高經濟運行成本的壓力。
4月7日我國年內第二次成品油零售價格上調之后,到5月5日,布倫特原油現貨、迪拜原油和辛塔三地原油價格移動平均價為120.146美元,三地原油價格率為6.859%,突破4%的調價紅線。
專家認為,如果近期國際原油價格持續回調,我國成品油調價所參照的三地原油變化率將隨之收窄,市場預期中的5月份成品油漲價的不確定性增大。
能源研究機構東方油氣網油品部主管馮臻表示,5日大宗商品市場出現罕見暴跌,反映了投機者集中做空拋盤,預計短期內外盤或難反彈,到5月10日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開啟,三地原油價格變化率可能回落至4%附近,甚至收窄至4%以下。根據國家有關部門一貫實施的“慢漲快跌”政策,市場此前預期的5月中旬國內成品油漲價可能落空。
從市場監測數據來看,5月國際油價的變臉已經讓部分市場經營者開始放棄原本篤定的漲價預期。根據東方油氣網監測,5月5日,山東地方煉廠汽油價格繼續下跌,昌邑、墾利、正和、恒源煉廠價格每噸分別下降30元-50元。山東地煉柴油價格尚維持穩定,僅墾利煉廠價格下跌每噸50元。
擁有成品油批發及加油站經營業務的中太石化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國內成品油貿易企業對國際油價的變化非常敏感,國際油價驟降以及國內對通脹控制的力度使得近日市場對5月份調價預期開始轉淡,前期囤貨的經營單位可能會適時減倉,市場價格可能走低。
中信證券分析師殷孝東表示,飽受原油價格高企壓力的煉油企業有望在下跌的油價中重新恢復盈利,而國內“柴油荒”的局面也將隨著煉油企業開工率上升而大幅緩解,市場供應結構會明顯改善。
“當前山東地煉已率先開始調低報價,如果國際油價回調持續,預計中石油、中石化等主營單位的成品油報價也將調低。”馮臻認為,國內汽油價格將率先松動,當前供需偏緊的柴油價格可能還會相對堅挺,但國內調價預期的轉變可能刺激市場釋放資源,有利于化解國內的“柴油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