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自然災害對供應鏈造成干擾的同時,包括日產汽車、通用汽車與福特汽車在內,全球汽車制造商計劃進一步拓展中國市場。
在試圖走出日本海嘯陰影的同時,全球汽車制造商紛紛公布了旨在開拓中國市場的遠大計劃。
日本3月11日發生的地震與海嘯干擾了供應鏈,導致汽車制造商的生產出現停滯或有所放緩。對于美國通用汽車公司(General Motors Co.)、德國大眾汽車公司(Volkswagen AG)、日產汽車以及其他重要汽車廠商來說,中國為車輛出售數量最多的市場之一。隨著西方市場的逐步放緩,汽車制造商希望中國能夠帶動未來的銷售增長。
日產汽車(Nissan Motor Co.)首席執行官戈恩(Carlos Ghosn)表示,日產汽車(Nissan Motor Co.)計劃將今年的在華汽車銷量提高15%至115萬輛。與此同時,日產汽車在上海車展推出了新的TIIDA轎車。
通用汽車計劃到2015年將其中國市場汽車銷量翻一番,升至500萬輛左右;通用汽車中國公司(GM China)總裁兼總經理甘文維(Kevin Wale)稱這一目標“充滿雄心”并且“非常遠大”,但他對目標的實現仍然保持樂觀,歸因于中國的汽車擁有率較低而經濟發展強勁。通用汽車還計劃未來5年內向中國市場投放60種新車型與升級版車型,主要瞄準新近涌現的中產階級駕駛者。
為了表示對中國市場的重視,通用汽車在上海車展推出了其最暢銷的中高檔車Malibu邁銳寶,這款車型計劃在年內由上海通用汽車引入中國并且投產上市。
福特汽車公司(Ford Motor Co.)計劃到2015年之前在中國推出15款新車,試圖在中國市場占據更大的份額。該公司目前在中國擁有340家經銷商,福特中國業務負責人韓瑞麒(Joe Hinrichs)表示,他們制定了目標非常遠大的增長計劃。
甚至豪華轎車品牌勞斯萊斯(Rolls-Royce)也宣布擴展其中國的經銷商網絡,以便更好地迎合中國富人階層不斷增長的需求。勞斯萊斯表示,他們在重慶、天津與武漢開設了新的經銷機構,其中國陳列室的數目增至11間,僅次于美國。
中國2010年汽車銷量較2009年激增三分之一,但今年不太可能重復這一輝煌業績,因為部分稅收優惠措施已經結束并且多個城市正在采取措施控制交通擁擠。中國3月汽車銷量增至5.4%至180萬輛,好于2月份4.6%的增幅。
中國2010年一共售出了大約1,800萬輛汽車;戴姆勒(Daimler)首席執行官Dieter Zetsche表示,預計中國市場中期增長會非常顯著。對于乘用車輛整體來說,2,000萬輛甚至于3,000萬輛的銷售數量在未來十年都有可能實現。梅賽德斯-奔馳的中國銷量在2011年第一季度年比增長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