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油價上調幅度加碼 發改委稱“打了折扣”

時間:2011-04-0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市場預測,受國際油價上漲影響,后期國內93#汽油突破8元/升為時不遠。

      市場預測,受國際油價上漲影響,后期國內93#汽油突破8元/升為時不遠。

      業內分析人士稱,過去一個月以來,國際油價大幅上漲。如不控制提價幅度,按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我國汽油每升應再增加約0.4元。

      加息尚未消化,成品油上調的消息襲來。4月6日晚間,國家發改委宣布,自7日零時起,將汽柴油出廠價格每噸分別上調500元和400元,全國90#汽油和0#柴油平均每升分別提高0.37元和0.34元。航空煤油同期每噸上調500元。這至少是一年來上調幅度最大的一次。

      央行兩次加息預示國內通脹壓力依然巨大,但成品油上調無疑會有再度推高通脹的風險,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昨日回應稱,此次適當推遲了調價時間,也壓縮了調整的幅度。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受國際油價持續上漲影響,國內油價還將繼續上漲。卓越資訊認為,后期國內93#汽油突破8元/升為時不遠,并或將很快進入10元/升的時代。

調價延遲 幅度打折扣

      這次上調油價相當于將汽油和柴油的平均零售最高基準價分別上調了5.63%和4.9%,全國90#汽油和0#柴油零售均價將為9380元/噸和8530元/噸,調價幅度相較上次略大,成品油價格創下歷史新高。

      “此次調價幅度較大,尤其是汽油方面,也表現出國家竭力解決汽油資源緊張的舉措,國內批零一價(甚至局部批零倒掛)的局面,預計在調價后將得到緩解。”息旺能源分析師廖凱舜說道。

      卓創資訊分析師李兵認為,此次發改委調價完全符合定價機制和市場規律,三地原油移動變化率已達到14.38%,距離上次調價也已經有32個工作日。另受通貨膨脹壓力影響,成品油調價亦表現得相對謹慎,選在清明假期結束后,也是為了盡可能的避免調價帶來過多影響。

      “為最大程度地緩解對價格總水平的影響,減輕用油行業成本增支壓力,國家進一步壓縮成品油價格調整幅度,加大了企業自行消化的比例,并適當推遲了調價時間。”發改委給出這樣的解釋。

      航空煤油方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航空公司有關人士處獲悉,2011年2月20日,國內煉廠航空煤油出廠價有過一次調整,上調幅度為350元/噸,至6370元/噸;而從4月1日開始,航煤綜合采購成本較2月20日相比,下跌20元/噸,至6350元/噸。

成品油定價機制再遭詬病

      為何在CPI高企之際上調油價,發改委指出,由于今后一段時間國際市場油價將繼續呈現高位運行態勢,2010年我國石油消費對外依存度已超過55%,適時調價有利鼓勵企業滿足國內正常合理的市場需求。

      更為重要的是如果國內成品油價格長期背離國際市場走勢和國內市場供求,必然導致成品油市場供應嚴重短缺,限供、排隊現象屢屢發生。

      隨著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上漲,國內煉化企業已經進入全面虧損狀態,一季度中石油和中石化的煉化板塊虧損了100億。

      李兵說,上次調價已經壓縮了漲價幅度,隨著國際原油價格的持續飆高,目前國內企業的煉油成本已經高企,特別是地煉利潤已經處在虧損邊緣,兩大石油公司控銷、停批現象嚴重,上下游均在等待調價,調價已經迫在眉睫。

      業內分析人士稱,過去一個月以來,國際油價大幅上漲。如不控制提價幅度,按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我國汽油每升應再增加約0.4元。

      雖然此次發改委一再延后調價時間,但大部分供應企業均已提前抬高了銷售價格,期間下游用戶方面也囤積有部分資源,成品油市場投機性依然較強。

      “這也充分體現出了目前的成品油定價機制還存在很大詬病。”李兵認為,與國際原油價格接軌后,國內成品油銷售價格仍以發改委行政指導價為準;根據國際油價走勢,國內銷售者很容易判斷國內油價的基本走勢,即上調還是下調,在做出價格預期后,就能選擇合適的時機進行囤積,而近期兩大石油公司停批、限售,人為操作的跡象也比較明顯。

      值得一提的是,兩次上調油價都是緊跟加息之后。“這可能是為了適當化解油價上漲后帶來的通貨膨脹預期。”廖凱舜說道。

      卓創資訊分析師劉峰認為,加息旨在通過收緊社會流通貨幣,從而提前消化由此次調價所帶來的通脹壓力,抑制由油價上調所帶來的各行業的物價上漲。

      “加息在一定程度上收緊了成品油市場炒作資金,有利于進一步理順國內成品油供需結構,完善國內成品油市場機制。”劉峰說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