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預測,受國際油價上漲影響,后期國內93#汽油突破8元/升為時不遠。 業內分析人士稱,過去一個月以來,國際油價大幅上漲。如不控制提價幅度,按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我國汽油每升應再增加約0.4元。 加息尚未消化,成品油上調的消息襲來。4月6日晚間,國家發改委宣布,自7日零時起,將汽柴油出廠價格每噸分別上調500元和400元,全國90#汽油和0#柴油平均每升分別提高0.37元和0.34元。航空煤油同期每噸上調500元。這至少是一年來上調幅度最大的一次。 央行兩次加息預示國內通脹壓力依然巨大,但成品油上調無疑會有再度推高通脹的風險,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昨日回應稱,此次適當推遲了調價時間,也壓縮了調整的幅度。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受國際油價持續上漲影響,國內油價還將繼續上漲。卓越資訊認為,后期國內93#汽油突破8元/升為時不遠,并或將很快進入10元/升的時代。 調價延遲 幅度打折扣 這次上調油價相當于將汽油和柴油的平均零售最高基準價分別上調了5.63%和4.9%,全國90#汽油和0#柴油零售均價將為9380元/噸和8530元/噸,調價幅度相較上次略大,成品油價格創下歷史新高。 “此次調價幅度較大,尤其是汽油方面,也表現出國家竭力解決汽油資源緊張的舉措,國內批零一價(甚至局部批零倒掛)的局面,預計在調價后將得到緩解。”息旺能源分析師廖凱舜說道。 卓創資訊分析師李兵認為,此次發改委調價完全符合定價機制和市場規律,三地原油移動變化率已達到14.38%,距離上次調價也已經有32個工作日。另受通貨膨脹壓力影響,成品油調價亦表現得相對謹慎,選在清明假期結束后,也是為了盡可能的避免調價帶來過多影響。 “為最大程度地緩解對價格總水平的影響,減輕用油行業成本增支壓力,國家進一步壓縮成品油價格調整幅度,加大了企業自行消化的比例,并適當推遲了調價時間。”發改委給出這樣的解釋。 航空煤油方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航空公司有關人士處獲悉,2011年2月20日,國內煉廠航空煤油出廠價有過一次調整,上調幅度為350元/噸,至6370元/噸;而從4月1日開始,航煤綜合采購成本較2月20日相比,下跌20元/噸,至6350元/噸。 成品油定價機制再遭詬病 為何在CPI高企之際上調油價,發改委指出,由于今后一段時間國際市場油價將繼續呈現高位運行態勢,2010年我國石油消費對外依存度已超過55%,適時調價有利鼓勵企業滿足國內正常合理的市場需求。 更為重要的是如果國內成品油價格長期背離國際市場走勢和國內市場供求,必然導致成品油市場供應嚴重短缺,限供、排隊現象屢屢發生。 隨著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上漲,國內煉化企業已經進入全面虧損狀態,一季度中石油和中石化的煉化板塊虧損了100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