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廣東毗鄰港澳的地理位置優勢和華僑、港澳臺胞眾多的人文優勢得到了充分發揮,原來基礎薄弱的工業連續二十多年持續快速發展,特別是一批對模具需求量大的行業,如家用電器、電子通信、信息產業、塑料和包裝制品業、建筑材料、玩具和五金制品等被培育成為全省工業經濟中的重要行業,迫切要求模具制造業加快發展步伐,生產出更多、更好的模具去滿足工業發展需要,同時也實實在在地給模具制造業加快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商機和廣闊的空間。
一、廣東模具行業發展特點
1、模具品種齊全,三資企業發達
廣東模具工業起步較晚,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基本上還沒有真正獨立的模具生產廠,所有模具制造都作為技術后方附設在產品廠的機修車間內,模具的銷售市場也僅僅限于滿足本廠的需求。全省工業經濟快速發展的帶動,使各種經濟類型的模具企業在這塊沃土上飛躍發展,出現了國營、民營、外資、合資模具企業并駕齊驅、互相促進的興旺景象。許多原來作為企業技術后方的模具制造從產品廠分離出來獨立走上社會,成了廣東模具業的奠基者和主力軍,為廣東模具行業和全省工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個體、股份合作和股份制的民營模具企業也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迅速成了廣東模具行業最具活力的新生力軍。一批挾先進技術裝備和管理水平的港、臺、日資模具企業和中外合資模具企業踴躍進入廣東,參加廣東模具市場的競爭,給廣東模具工業擴大規模、提高品質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1996年廣東省模協組織了一次比較全面的調查,當時全省已擁有國營、民營、外資、合資的模具制造廠點4000多個,從業人員達10.3萬人,工業總產值達50億元;到2000年全省各種類型的模具制造企業增加到6000多個,從業人員達16萬元,工業產值達120億元,四年翻了一番多。到2004年底,全省模具工業產值達到230億元,又接近一個四年翻一番。
當前,廣東模具行業不管是企業數量、企業規模、工業總產值和平均發展速度都名列全國前茅。據中國模協經營管理委員會統計分析:2004年全國模具產值3000萬元以上的50家企業中,廣東占11家,其中河源龍記金屬制品有限公司、廣東巨輪模具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圣都模具股份有限公司、揭陽天陽模具有限公司等5家排名在前十位。
尚未納入中國模協經營管理委員會統計而產值在此標準以上的廣東模具企業還有14家。隨著模具行業規模的擴大,原來需用量最大的各類塑料模具繼續名列首位,橡膠模具、五金模具、汽車、摩托車模具、鋁型材模具、各類陶瓷模具等也相繼發展,品種逐步齊全,基本上能適應廣東工業產業結構的需求。目前全省家用電器、電子通信、信息產業、交通運輸設備、塑料和橡膠制品、包裝材料和建筑材料等行業需要的模具,大部分都可以由省內模具廠生產供應,為省外和國外企業加工的模具數量也在逐年增加。
2、企業重視投資,技術裝備領先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以及大批外資、合資企業的推動,廣東模具企業紛紛加大投資,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提高自己的技術裝備水平和產品檔次。2000年底我們調查了基本上能代表廣東模具工業技術水平的10家專業模具廠,當年投入購買高新設備的資金就超過了3億元,購進了立式加工中心、立式快速加工中心、火花機和高速高精度電火花成型機、慢走絲線切割機、三維激光數字掃描儀、數控三座標測量機、校模機等高新設備330臺套,超過了1996年以前全省模具行業所擁有高新設備的總價值和總數量。
此后,各模具企業更加重視加大投資,添置高新設備和先進技術,保持了技術和裝備領先的地位,為企業在競爭中發展壯大創造了堅實的物質基礎。裝備的先進,CAD/CAE/CAM技術的廣泛應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廣東已涌現出一批模具行業的骨干帶頭企業。這批企業技術裝備精良,管理者和職工素質高,生產及經營管理比較規范,經濟綜合實力比較強,得到了省內外同行們的一致認可,一些在亞洲和世界都享受極高的聲譽。
中國模協領導對廣東模具行業的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也給予極高的評價。其評價是:“廣東模具制造業的技術水平,特別是在塑料模具方面的技術水平,進入了全國先進水平的行列。現在,廣東大部分模具生產企業,特別是”三資“模具企業,CAD/CAE/CAM技術已普遍采用,其普及率在全國是最高的。模具加工設備數控化率及設備的性能在全國也是比較領先的。總的看來,廣東模具制造業的總體技術水平領先于全國總體水平5年左右,一些模具生產骨干企業,其技術水平已接近國際水平;模具企業的管理、模具加工工藝、模具生產的專業化水平和標準化程度也領先國內其他地區,模具的質量和壽命在全國也是先進的。”
二、廣東模具產業轉型方向
隨著我國模具工業的快速發展,我國的模具工業總量已進入模具生產大國之列,2009年模具銷售額980億人民幣,模具出口接近19億美元,模具進口仍保持接近20億美元的水平,這預示著我國模具整體具有競爭力,我國精密制造總水平的發展成為最值得制造業關注與交流的熱點。
2010年中國經濟的逐步企穩,模具作為制造產業轉變增長方式、產業結構調整的關鍵支撐,無疑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支柱。據模具網CEO、深圳市模具技術學會副秘書長羅百輝介紹,廣東是中國模具大省,產業規模約占全國6成份額,商業生態較好,省政府、省經信委相繼引來了中船、東方電氣、中航專線飛機等高端企業在珠三角地區落戶,新中國造船廠高端工具船也作為省重點項目在南沙遷建開工,而這些本都應該給廣東省的裝備制造業帶來新的發展契機,但由于廣東的模具產業一直處于產業的最低端,從而未能把握這樣的發展機遇。為此,廣東模具行業提出產業升級,從結構、技術和人才方面往產業高端轉型。
廣東省模具發展比較好的地區是東莞。從東莞模具發展看,提升產業升級必須要有充足的資金。東莞實施了招商引資,準備產業結構所必須的資本。為了真正實現由“招商引資”到“招商選資”的提升,東莞建立了招商引資專家庫,由市知名企業、高級技術人才以及市內專家、教授組成,人數超過100名。在投資考察活動中,請專家提供意見,發揮專家組作用,對引進的項目是否符合產東莞產業政策,是否能完善東莞市產業鏈和符合產業結構,對項目的調整方向、規劃及其可行性進行論證,提供專業意見。
至2009年底,東莞長安鎮1600多家外資企業中有400多家從事機械五金模具業生產,投資額達100萬元以上的1000多家民營企業當中就有600多家專注這一行業的生產和銷售,34000多家個體工商戶中有6200多家從事這一產業的銷售和服務,從業人員近15萬人,年產值達120億元,占長安鎮工業總產值近30%,占全國模具總產值近10%,機械五金模具的產業集聚在長安已形成較大的規模,并逐漸在全國乃至世界的機械五金模具行業中享有盛名。長安鎮先后被評為“廣東省模具專業鎮”、“中國機械五金模具名鎮”、“廣東省火炬計劃模具特色產業基地”、“中國飾品產業基地”、“國家火炬計劃東莞市長安模具產業基地”。機械五金模具產業集群已有較高的知名度,機械五金模具業已成為長安鎮名副其實的特色產業,帶動了其他相關行業的發展,形成了較明顯的集群經濟效應。
如何完成模具行業的產業升級?深圳市模具技術學會專家委員羅百輝認為,模具工業2000年以來以每年20%的速度在增長,“十一五”期間,產銷兩旺,產量、質量和水平進一步提高,特別是汽車制造業和IT制造業的發展,拉動了模具檔次的提高,精良的模具制造裝備為模具技術水平的提升提供了保障,裝備制造企業應該盡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轉換經營機制,鼓勵社會資金、技術參與國有裝備制造企業的改革,協會近期先后與新中國造船、中船等大型企業交流,對方已同意以模具、覆蓋件、零部件、標準件、非標準件的生產方式參與協作,入股進行組合生產。另外,羅百輝認為符合高端制造業需求的技能人才奇缺是模具業內面臨的普遍問題,為此協會與國內知名大學開展校協合作項目。
2010年,東莞將在北京、上海或重慶舉行投資推介會,吸引環渤海、長三角或西南地區大型企業與東莞產業對接。東莞將選擇一些條件比較成熟的重點目標項目,上門游說,主動發起招商攻勢,主要的目標客戶是央企、軍工企業、知名民營企業。
作為廣東工業生產重要基礎工藝裝備的模具工業,也正是在這種良好的條件和廣闊的空間中,在努力適應全省工業發展的需求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和提高,全行業的經濟規模和經濟綜合實力逐年擴大,模具制造品種逐步齊全、模具企業的技術裝備水平和模具品質不斷提高,適應市場需求和出口創匯的能力逐步增強,在全國同行業中的地位逐年上升,被中國模具工業協會領導稱為“當今中國模具第一大省,不管是生產量還是使用量都是全國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