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模具產業助推“中國制造”轉型升級

時間:2017-04-2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5年前,中國汽車行業所需模具的國內自給率不足30%,如今已大幅提升至80%以上。

5年前,中國汽車行業所需模具的國內自給率不足30%,如今已大幅提升至80%以上。不僅如此,中國領先的模具企業僅用135天就可完成一個新車車身的研發試制,比國際同行縮短周期一個月左右,強大的模具快速成型技術有力助推中國連續六年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產銷國。

這是中國模具工業協會近日在上海發布最新行業信息中的一個典型事例。

據中國模具工業協會統計,2016年,中國模具市場規模達2230億元人民幣,支撐起了大約25萬億元的相關產品制造業。模具作為“工業之母”和“效益放大器”,對“中國制造”向“中國‘質’造”轉變發揮了巨大作用。同時,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為模具產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統計顯示,2016年,中國汽車行業模具用量達680億元,全年推出全新車型100個左右,局部換新車型超過200個,95%的汽車零部件由模具開發完成;家電行業模具用量170億元,90%的家電零部件為模具制件;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電子信息制造業模具用量800億元,80%的零部件為模具制件。此外,模具支撐中國通信設備、航空航天、城市軌道交通、醫療器械等制造行業實現了快速增長。

2016年,中國通過模具制造的金屬制品約8000萬噸,與通過機床切削加工的金屬制品數量相當;而全年7500萬噸左右的塑料制品和600萬噸左右的橡膠制品,基本為模具制造。

據中國模具工業協會名譽會長褚克辛介紹,汽車制造的傳統四大工藝是鋼板的沖壓、焊接、油漆和總裝,但隨著新材料的應用和模具的變革,當今汽車制造工藝已逐漸轉變為復合材料、碳纖維、鋁合金的制件與焊接,新材料的涂裝和總裝。

“再過幾年,人們走進汽車制造企業,那些自動化沖壓線、火花四濺的焊接線以及總裝線上發動機、油箱、變速箱或許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將是電池、電動機以及碳纖維的廣泛應用。而汽車行業的低碳化、信息化與智能化也正是中國模具行業的變革要求。”褚克辛說。

中國模具工業協會秘書長秦珂表示,作為產品制造中重要的基礎工藝裝備,模具工業水平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制造業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如果沒有高水平的模具就沒有高水平的零件制造,更沒有工業產品和消費品的多樣性。

據介紹,近年來,得益于中國模具制造大國地位的不斷鞏固,部分相關產品進口已被“中國制造”替代。但在模具附加值、人均勞動生產率等領域,中國模具行業離國際先進水平還有明顯差距。

2016年,中國模具進口總額為20億美元,比上一年下降19.4%,僅為當年模具出口總額的四成左右。當年中國共向189個國家和地區出口模具47.9億美元。

更多資訊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