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2011年,我國電力產業發展前景展望

時間:2011-02-1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對于新能源產業而言,除了面對電價市場化改革困難外,還要面對產業發展的兩道硬傷。第一個就是,與新能源產業相配套的智能電網建設相對落后。

      過“十一五”,迎來“十二五”,在這交叉的2010年,中國電力產業發展整體向好。這一年里,以風電、核電、光伏發電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發展迅速,其中,水電裝機容量、風電新增容量、核電在建規模和太陽能熱水器集熱面積均居世界第一,這些成績取得,掀開了中國電力產業結構大規模轉型的序幕。作為中國電力產業轉型升級發展元年,2010年將被永久被定格。

  然而,進入2011年,我國電力產業發展仍存在不可逾越的障礙。

  對于傳統電力產業而言, 最大障礙是電力價格市場化改革。由于推進緩慢,改革困難,電廠、電網等各環節存在深層次利益博弈。這幾年來,隨著煤炭價格頻繁波動,電力成本增加,火電企業出現不同程度虧損,而今年火電情況更不樂觀。另外,讓人隱隱不安的是,新能源產業正在快速發展,如果電價市場化改革仍然滯后的話,那么未來價格因素必將像火電那樣,嚴重制約新能源產業發展。

  對于新能源產業而言,除了面對電價市場化改革困難外,還要面對產業發展的兩道硬傷。第一個就是,與新能源產業相配套的智能電網建設相對落后。今年,與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快速增長不和諧的是,可以用于風電、光伏發電上網的智能電網發展緩慢,這造成很多地區風電發電不能上網,造成投資巨大浪費。

  第二個,對于最具發展潛力的太陽能應用市場培育。在各類新能源中,唯有太陽能受外界制約影響最少,同時它不僅可以轉化為電能,還可以轉化為熱能,而其清潔、可持續的優點更讓人們把它作為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長久目標。除此之外,作為未來低碳經濟的新經濟第一個增長點,將是在太陽能領域,圍繞著生活、生產、物流等方方面面。然而,在中國,與當前所有新能源相比,太陽能應用成本是最高的,下游需求產業亟待培育。加快對下游需求消費領域的培育,有助于保持太陽能產業健康發展,為未來更廣泛的推廣和應用奠定基礎。

  不過,令人可喜的是,針對上述問題,2011年將陸續出臺“十二五”能源規劃及未來十年中國能源規劃。根據規劃,政府有望在未來5—10年里將上述問題陸續解決。

  另外,隨著新規劃出臺,2011年整個電力產業方方面面都會出現新的變化。

  一方面,電價市場化改革將有實質性突破。民用階梯電價試點改革將進一步推廣;上網電價、銷售電價等競爭機制進一步優化,工業用電、商業用電價格市場化試點改革繼續開展;新能源上網電價與傳統電價價差進一步縮小,光伏產業上網補貼形式更加科學。

  一方面,各項基礎配套設施加快建設。2011年,中國智能電網率先在部分重點新能源裝機密集地區、電力需求缺口較大地區等地建設,部分解決風電、光伏發電上網難問題。同時,高壓輸變電建設加快,屆時,西部地區大量新型清潔的新能源在“西電東輸”的配送下,全面送到東部地區。

  最后,在政府“金太陽”工程的引導下, 國內一大批光伏發電站建立起來,進一步推動、開發中國光伏產業下游需求市場。明年國際光伏產品需求將會出現萎縮,國內大量生產企業將面臨產能相對過剩問題,屆時會有一批企業面臨轉型。而政府金太陽工程的實施,對于2011年中國光伏產業無疑是“雪中送炭”。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