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佛山市節能降耗工作會議透露,目前佛山陶瓷產業調整提升基本完成,全市單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約30%。筆者從會上獲悉,佛山將把發展低碳經濟納入“十二五”規劃,力爭2015年單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36%左右,單位GDP能耗將下降到0.57噸標準煤/萬元。
陶瓷產業調整提升完成
據統計,截至目前,單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30%左右,逼近或稍低于同期全省平均水平。
這一成績取得的過程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佛山陶瓷產業的調整提升。據悉,2007年以來,佛山以“三個一批”為指導方針,推進對小火電、立窯水泥、建筑陶瓷、玻璃、小印染、鋁熔鑄等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的調整提升工作,先后關停高耗能高污染行業企業600多家,其中小火電和立窯水泥已全部關停,陶瓷產業調整提升基本完成,一部分高耗能高污染的玻璃、小印染、鋁熔鑄等企業也實現了關停并轉。
會上也明確提出“十二五”佛山節能降耗工作的目標,即以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為主線,突出抓好節能降耗,全面推進清潔生產,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低碳導向型社會,力爭2015年單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36%左右,單位GDP能耗將下降到0.57噸標準煤/萬元。
不過,產業結構仍不合理、第三產業比重仍然偏低、高耗能工業增速較快等問題,意味著佛山“十二五”節能任務依然艱巨。
例如,三水恒益電廠2×60萬千瓦超臨界燃煤發電項目兩臺機組將于2011年6月和9月并網發電,年發電量60億千瓦時,建成后對滿足佛山今后用電增長需要、優化佛山乃至廣東結構、促進環境保護等均具有重要意義。但是此項目屬于六大高耗能行業的火電行業,建成后每年佛山增加消耗的標煤量約200萬噸,預計占2015年佛山市能源消費總量的4%左右。為此,今后一段時期,佛山的“雙高”產業的調整提升還將繼續。
節能監管規模明年起擴大
科技創新推動產業的轉型升級方面,清潔生產將成為實現節能減排新的重要抓手和切入點。目前佛山的清潔生產工作走在全省的前列,省級清潔生產企業數排在全省第一。繼續在印染、、裝備、陶瓷等行業大力推進清潔生產,并逐步推向商貿和農業等其它領域。
佛山同時向港企“拋繡球”:把握佛山作為商務部“落實CEPA示范城市”和“廣東CEPA先行先試試點城市”的政策機遇,積極參與“清潔生產伙伴計劃”,促進佛港深層次合作。
此外,“十二五”佛山的服務業尤其是生產性服務業將強勢發力。會上分析指出,2008年起,佛山的工業總產值已經超過1萬億元,生產過程所需的能源和資源全部要從市外調進,而工業產品大部分又要調出,物流量相當大,物流成本相對較高。因此,發展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是今后的重要工作。
在配套支撐方面,佛山鼓勵有條件的區要成立節能監察機構,開展節能執法工作,并從明年起逐步擴大節能監管的規模,即從目前的年耗標準煤1萬噸的企業擴大到年耗標準煤5000噸的企業,耗能領域也從工業逐步擴大到建筑、交通、商貿等其它領域。
積極創建低碳經濟園區
發展低碳經濟備受關注。會上認為,這對推動佛山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和建設宜居城市意義重大。
佛山近年低碳產業迅速發展,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新能源和污水處理、生活垃圾處理、脫硫等環保產業以及LED燈節能產業方興未艾。這些被認為是佛山發展低碳經濟和城市綠色發展“具備的優勢和條件”。
佛山的發展思路也逐漸明晰,其中包括把發展低碳經濟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制定佛山市低碳發展中長期規劃,制定行動方案;加強技術創新,積極搶占低碳技術發展制高點,力爭在減碳技術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逐步將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新興低碳產業打造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快開發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積極創建一批融生態產業鏈設計、資源循環利用為一體的低碳經濟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