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怎樣擺脫被炒命運 制造中國棉花的美好時代

時間:2011-01-1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關于棉花,2010年幾乎誰都可以拿來炒作一番,結果炒到了十年一遇的天價。2011年一開年,有關棉花的“飛聞”仍然不絕于耳。短短幾天,進口棉配額、滑準稅率等棉花的相關信息就收到了好幾條。

      關于棉花,2010年幾乎誰都可以拿來炒作一番,結果炒到了十年一遇的天價。2011年一開年,有關棉花的“飛聞”仍然不絕于耳。短短幾天,進口棉配額、滑準稅率等棉花的相關信息就收到了好幾條。

      為什么棉花如此地“被熱炒”以及如何擺脫“被炒”命運,創造“中國棉花”的美好時代,在中國棉花協會日前舉辦的中國棉花品牌推廣會上,中國棉花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高芳接受本報筆者專訪時談了自己的見解。

      棉花是我國第二大農業經濟作物

      2010年,大蒜、綠豆、姜,以及后來的蘋果,都大肆地“被炒”過,那么,您認為,棉花為什么也難逃“被炒”的命運?

      棉花被炒作的原因與其他農產品還不完全一樣。不可否認,去年棉價暴漲的確有大量游資炒作的成分,但還有紡織企業的鋼性需求等綜合因素的影響。在中國,棉花是除糧食之外的第二大農業經濟作物。目前,中國棉花年產量為750萬噸左右,年平均棉用量在1100萬噸左右,每年進口約300萬噸,棉花的產量、消費量、進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中國棉花生產者數量達到1.2億人,棉花加工流通行業、紡織服裝生產行業、紡織機械制造行業的從業人員不下3000萬人。中國棉花產業不僅解決了中國10多億人口穿衣的問題,還解決了約1.5億人口的就業問題,并且因為1/3的紡織品服裝用于出口,使其成為了我國出口創匯的重要來源?;诿藁óa業在我國經濟規模中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何引導其健康有序發展必然成為國家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方面。

      棉價形成機制的市場化與國際化

      棉花被大量國內外游資關注是否也需要一定條件?

      棉花價格形成機制的市場化和國際化是把雙刃劍,不僅促進了棉花市場機制的完善和快速發展,而且市場風險也相伴而至。1998年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棉花流通體制改革的決定》到2001年國務院《進一步深化棉花流通體制改革》文件的出臺,明確了放開棉花收購,打破壟斷經營,棉花儲備與經營分開,國內棉花收購銷售價格由市場形成,國家不再統一定價,這標志著中國棉花計劃經濟時代的結束,國內棉花價格真正由市場形成的開始。

      2003年度,國家除發放當初加入WTO承諾的85.6萬噸進口配額外,還大量追發了關稅之外150萬噸進口棉配額,但關稅也是1%,這標志著中國棉花價格開始與國際棉價聯動與接軌。當然近年對1%關稅以外的配額實行了滑準稅,對于國內外棉價接軌有了一定的限制。

      2004年,棉花成為中國期貨市場上的交易品種,棉花期貨價格開始影響現貨價格,國內棉花期貨的價格在大多數情況下又追隨美國棉花期貨的走勢,從而使國內棉價與國際棉價的聯動更加緊密。期貨這一金融工具在一定程度上也為游資提供了投機的機會。

      盡管放開的棉花價格形成機制為投機提供了一些可能,但對于棉花產業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棉花價格形成機制的市場化與國際化是必然的發展趨勢。

      產業市場化發展與國家宏觀調控

      市場化程度越高的產業更需要國家宏觀調控,您對此怎么看?

      產業的市場化、國際化固然順應了市場經濟發展的潮流,但是在市場化、國際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與暗藏的危機卻是依靠市場手段規避不了的,必須由國家宏觀調控這只有形之手來解決問題。特別是在糧、棉這些重要的大宗商品上,國家宏觀調控是不可或缺的。

      近些年來,國內外棉價也是大起大落,低的時候每噸1萬元以下,高的時候每噸突破3萬元,棉價過低,嚴重傷害棉農利益,挫傷棉農植棉積極性,棉價過高時,損害紡織服裝企業及消費者利益,棉價過高之后就是暴跌,損及整個棉花產業。目前中國棉花產業的確存在一些問題,而解決這些問題除了產業自身加強調整之外,還須依靠國家的有效調控。特別是在中國棉花產業已經高度市場化的今天,如何運用宏觀調控手段應對突發情況十分關鍵。國家對棉花產業宏觀調控手段的運用將直接影響到中國棉花產業今后的健康發展,甚至將影響到中國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穩定。

      穩定生產是中國棉業發展的根本

      如何穩定棉花生產?

      中國耕地面積有限且存在較嚴重的糧棉爭地矛盾,棉價的大起大落、自然氣候的影響、中國棉花生產者多而散的特點和種植的完全自主性,致使國內植棉面積、產量波動較大,這對中國棉花產業的穩定發展極為不利。從目前國情來看,棉花種植面積穩定在8000萬畝以上較適宜,再通過單產和品質的提高,把國內棉花總產量穩定在800萬~900萬噸,加上部分進口,這樣才能從根本上穩定國內棉花的供給,基本滿足國內棉花用量。

      解決棉花種植面積穩定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政府實行最低收購保護價制度。最低保護價要參考糧棉比價和棉花與其他商品的比價、國內外棉花供求狀況、棉花生產成本、勞動力價格等因素,但到現在仍然沒有結果。

      也可以仿效農產品補貼政策實施得較好的國家實行一些補貼。當然,補貼政策一提出來就會遭到很多人反對,反對的理由就是,加入WTO后,進行補貼有悖WTO的規定和全球經濟一體發展趨勢。但是,補貼政策的實施與否最終取決于是否符合本國的利益,而不是取決于符合某個游戲規則,所以,在號稱市場化程度最高的美國,政府在棉花生產上對農民實施的補貼至少有三種以上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