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順利發債給歐債危機帶來一線曙光
當地時間16日至17日,歐盟峰會在布魯塞爾舉行。在陰影籠罩的峰會上,與會領導人將就如何防止債務危機進一步蔓延展開磋商,并重點商討在歐元區建立永久性危機應對機制。
在此之前,被評級機構穆迪“點名”的西班牙順利發債,給峰會帶來一線曙光。
歐元區領導人背負評級壓力
盡管穆迪將西班牙主權債務評級列入下調觀察名單,但昨日西班牙政府成功發行總額為24億歐元的10年期和15年期債券,顯示市場對西班牙政府主權債務償付能力依然信心十足,也刺激歐洲股市和歐元匯率盤中小幅反彈。
據悉,西班牙10年期國債平均收益率為5.446%,高于此前的4.615%,15年期國債平均收益率更達到5.953%。不過,市場需求依然強勁。
西班牙財政部長薩爾加多曾表示,由于借貸成本上升,財政部因此減少了發債數量。
西班牙發行國債被視為檢驗市場信心的“試金石”。有分析人士表示,近期評級機構就西班牙和比利時的主權評級發出警告,給歐元區領導人敲響了警鐘,各國領導人必須在峰會上就應對債務危機拿出一個具有長遠眼光的解決方案,否則2011年歐元區將面臨更多動蕩。
永久性危機應對機制成焦點
今年5月,歐盟聯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出臺了7500億歐元臨時救助機制,但這套機制具有臨時性質,只適用到2013年。因此,歐盟希望趕在2013年年中在歐元區成立永久性危機應對機制。歐洲理事會常任主席范龍佩也敦促歐盟成員國領導人就修改《里斯本條約》、在歐元區建立永久性危機應對機制達成協議。
有分析人士表示,各成員國對永久性危機應對機制已無異議,并將可能擴大現有的救助機制,歐盟對該基金的注資規模將從目前的4400億歐元提高至7000億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