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首批28家創業板原始股解禁時間下周來臨。當解禁大限到來的時候,是不是就為禁錮已久的大非們打開了出逃的潘多拉魔盒呢?答案肯定不可能是一致的,哪一些創投資們可能會選擇離開,但也會賣個好價錢才走,而不會選擇在低位變現股權;而有的原始股東,比如產業資本等可能更愿意繼續持有。本文就給大家介紹這樣一只可能以解禁為契機而上漲的個股——創業板天字第一號股,特銳德(300001,股吧)。
經驗表明解禁兌現常利空出盡
最近一次解禁股大規模解禁發生在2008年下半年。彼時,海通證券(600837,股吧),風帆股份(600482,股吧),中信國安(000839,股吧)等解禁股在解禁前夕就發動了一波迅猛異常的行情,當時,海通證券在解禁前后的2008年9、10月間最大漲幅達到50%,讓解禁由利空變為利好。
分析解禁股在解禁大限來臨時出現大漲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幾點。一是受到解禁利空的預期,看空的資金該走的已經走了,剩余的資金都是堅定地多頭;而是,與此同時,再次過程中,看好該股的機構,趁機已經拿夠了貨;三是,實際上,解禁并非解禁機構都會賣出,更不會以低價賣出。以故,往往解禁消息兌現后,個股都會出現短期暴漲。
而相比主板解禁股消息兌現后大漲的情形,創業板本身總股本小,如果出現漲勢,我想可能會出現比主板解禁行情更為猛烈的行情吧。實際上,就在上周,創業板指數周線大漲超過7%,在相對低的位置出現資金搶籌現象,迎著解禁大限將至的恐嚇,除了理解為資金的提前搶籌布局外,沒有更好的解釋理由吧。
還有一個基于商業運營的經典邏輯(人棄我取,人取我棄原則)也顯示,創業板的戰略機會即將揭開大幕。看看,創業板首批28家股票股價整體演繹著自上市沖高,而后就是震蕩下跌的趨勢。正是人人棄之,然而伴隨原始股解禁利空的兌現,何況近年末,創業板股本小,還有高送轉的利好預期,其有望演繹否極泰來的走勢。
特銳德創業板第一股有優勢
特銳德能作為首批創業板上市第一股,我想至少從管理層的角度而言,在審核的時候水分更少,在創業板上市一周年,對于創業板公司質量已經引起諸多質疑,該公司基本面應該說更為放心。該股上市前三年凈利潤分別為,2007年1842萬元,2008年6119萬元,2009年8332萬元。截至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為6690萬元。其中,2010年第三季度凈利3023萬,同比增25.53%,業績依然維持增長。公司截止前三季度,總資產11.6億元,負債僅1.2億元,財務相當穩健。
雖然中報顯示,營業收入1.81億元,同比增長1.41%,凈利潤3667.59萬元,同比增長-5.63%。公司收入增長小于公司訂單合同金額的增長,主要是新增訂單交貨周期較長,因此相關訂單并未全部體現在本期收入。公司2010 年上半年中標的漢宜線、寧杭線、長吉線、廈深線等高速客運專線項目,交貨期均不在本報告期,從而未能在本報告期內確認收入。在電力、煤炭、石油管道等市場的開拓力度,中報在電力系統、煤炭系統的銷售收入大幅增加,其中電力系統收入增長20%,煤炭系統收入增長217%。
此外,公司凈利潤增長同比出現下降,主要是由于2010年上半年公司根據年度經營計劃,加大了研發、市場銷售方面的投入力度,公司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因公司經營規模擴張增加所致。隨著公司銷售收入的進一步提高,相關費用投入的規?;獙⒅鸩斤@現,公司凈利潤率將保持平穩水平。由此可見,短期業績的下滑,不代表業績拐點的到來;而是為未來業績釋放奠定基礎。
另外,公司在去年10月上市募集資金7.8億元,其中超募近3.8億元。按照規劃所有項目將在2年內投產,即2011年投產,形成新增利潤。大致估算,所有項目如果按照預期投產和形成利潤,那么2011年,最遲2012年,公司利潤每年將增加2.62億元利潤。我想這也是其余主板同類公司相比,享受更高PE的原因吧。
外資股東減持概率小
最后說到即將解禁的原始股。資料顯示,特銳德即將解禁的股份為外資股東Helmut Bruno Rebstock先生所持有的2850萬原始股,因為Helmut Bruno Rebstock的承諾,其在公司任職期間,每年轉讓的股份不超過所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25%,以故實際減持量為712.5萬股。
也就是說,特銳德解禁后,其最多也只能賣出712.5萬股。如果聯想到Helmut Bruno Rebstock 為特銳德第一屆董事會董事,任職期間自2009 年5 月29日至2012 年5 月29 日。其堅持的概率就更小,誰愿意在低位未了變現700多萬股,讓其持有的2000多萬股市值縮水呢?況且,公司業績將在明年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