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閉幕的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正確地分析了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新特點,強調“十二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對于紡織行業來說,科學發展是未來5年必須牢牢把握的主題。
應該看到,我國紡織工業在近年來高速發展的過程中,長期積累的矛盾和問題也日益凸顯,當前行業發展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期。“十一五”期間,紡織工業通過不懈努力取得了長足進步,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則迫使紡織工業加快了調整轉型的步伐。在“十二五”乃至未來更長時期內,踐行科學發展觀將是紡織工業突破瓶頸、實現紡織強國目標的不二法門。
科學發展,必須增強紡織工業自主創新能力。近年來產值高增長和低利潤率的矛盾,暴露出紡織行業自主創新能力薄弱的問題;高技術、功能性纖維和復合材料開發滯后,高性能紡織機械裝備主要依靠進口,即使是紡織行業500強企業,平均利潤率也不足6%,與國外先進企業相比仍有較大差距。近年來,紡織行業大力倡導自主創新,提高品牌貢獻率和科技貢獻率,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值得注意的是,創新機制的形成需要一個較為完善的整體環境。“十二五”期間應著力于促進科研成果產業化,鼓勵自主創新行為,并進一步深化體制改革,從根本上改善創新環境,激發紡織行業發展的內生動力。
科學發展,必須加快紡織工業產業結構調整。當前紡織工業的產業結構和布局不盡合理,產品結構、區域結構和市場結構面臨新的調整。“十二五”期間,要將新型信息技術、材料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技術、機光電智能化生產技術引入紡織工業生產、研發、營銷、管理供應鏈全過程,并大力發展產業用和技術紡織品;要加快企業由規模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的轉變,遏制結構性產能過剩;要在市場配置資源的前提下科學規劃,加快實施產業轉移;要積極應對內外需市場變化調整市場比例,探索拓展內外銷渠道的新模式,并邁好“走出去”的戰略步伐。
科學發展,必須實現紡織工業節能減排目標。紡織工業的能耗、水耗、廢水排放量分別占全國工業總能耗、總水耗、總廢水排放量的4.3%、8.5%和10%,節能減排任務艱巨。“十二五”期間,紡織工業要依靠發展低碳工藝、清潔生產工藝、環境治理技術、節約資源和資源循環技術,在實現國家整體目標的前提下,實現紡織的可持續發展。
科學發展,必須加強紡織工業人才隊伍建設。當前,紡織行業勞動力資源趨緊,企業管理決策水平亟待提高。“十二五”期間,堅持以人為本,倡導尊重知識、尊重勞動、尊重創造、尊重人才的風尚,壯大各類領軍人才隊伍,提高全行業的人員素質,事關行業發展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