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國內煤炭總量過剩的苗頭已初步顯現

時間:2010-10-1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布報告稱,隨著9月以后全國各地氣溫下降,各地節能減排措施成效逐步顯現,電力、冶金等行業的煤炭消耗在8月基礎上有所回落,預計下一步全國煤炭市場供應總體趨于寬松。

     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布報告稱,隨著9月以后全國各地氣溫下降,各地節能減排措施成效逐步顯現,電力、冶金等行業的煤炭消耗在8月基礎上有所回落,預計下一步全國煤炭市場供應總體趨于寬松。
  在煤炭行業總量過剩預警被越來越多的業界人士接連提出的當下,市場供應寬松被認為是未來煤炭價格下跌的信號,國內煤炭總量過剩的苗頭已初步顯現。

  煤價罕見“旺季下跌”

  每年八九月份本應是僅次于冬季采暖期的煤炭第二銷售旺季,市場上的煤炭可謂“愁挖不愁賣”。但今年的煤價似乎“不走尋常路”,出現罕見的“旺季下跌”景象。
  根據上述發改委發布的報告以及中國煤炭運銷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有中國煤炭銷售市場“風向標”之稱的秦皇島港煤價以及煤炭主產區煤價出現明顯下滑態勢。秦皇島港5500大卡動力煤價格由年初的810元/噸左右下降到4月的680―690元/噸。8月末,秦皇島港5500大卡優質動力煤價725元/噸,9月下旬為715元/噸左右。一前一后兩相對比,噸煤價在半年多時間里下跌了近100元。
  煤價的下跌成為短期內煤炭供大于求,產量過剩的直接體現。國家發改委上述報告中還指出,9月初全國重點電廠存煤5860萬噸,9月中下旬存煤提高到5920萬噸,可用18天。
  對此,中國煤炭經濟理事會理事長朱瑜在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在目前煤電關系尚未理順的背景下,煤價的下跌會直接導致電廠存煤量的增加。“去年底供暖期煤炭價格處于高位時,電廠存煤一度逼近僅剩三四天。需求的過旺導致短期內沒人關注煤炭產量過剩問題。”朱瑜說,“但當時有一個重要背景是,去年開始的山西煤炭企業兼并重組導致這個全國第一產煤大省的煤炭產量到年底一路下滑至6.15億噸,較08年減少4100萬噸,市場供應量的降低自然導致供需的失衡。”
  但今年的情況似乎已有變化。隨著煤炭兼并重組后的礦井陸續開始復產,上半年山西省煤炭產量較去年同期增長22%,進而導致煤炭市場供應量的迅速攀升。另外,在國家“十一五”節能減排大限下,下游火電、建材、冶金和化工四大用煤行業的用煤需求迅速下滑。這些都是煤炭市場供應寬松的直接誘因,由此,煤價的下跌,庫存量的攀升成為必然。
  一位長期關注煤炭市場的資深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隨著國家抑制高能耗行業發展的政策繼續收緊,以及各地煤炭資源整合后礦井復產率的繼續上升,煤炭市場供應量將繼續加大,電廠存煤量將日趨飽和。“當電廠的儲煤罐容不下更多的煤炭時,將會直接導致煤炭價格的暴跌,大量的原煤堆積在礦區,帶來環境治理問題。這對于煤炭行業來說無異于‘滅頂之災’。”這位人士如是說。

  未來需求或將不再“剛性”

  面對煤炭產量過剩的預警此起彼伏,一些業內人士仍舊認為未來煤炭市場的需求仍能夠間歇性地大面積“回暖”,特別是到冬季供暖季。對此,國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長方君實在此前的一次會議上坦言,盡管研究表明中國煤炭到“十二五”末的科學產能應限定在36億噸,但預計“十二五”末的煤炭需求量仍將達到38億噸。因為傳統四大用煤行業的用煤需求是剛性的。
  但在國家大力推動節能減排,以及調整經濟結構、發展可再生能源等替代清潔能源的趨勢下,這種“剛性”的需求或許并非能持續下去。中國煤炭工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賀佑國表示:“未來對于煤炭的過度依賴局面‘必定而且必須’將通過經濟結構的調整,抑制不合理的煤炭消費來實現。”
  事實上,實現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吳吟所指出的到“十二五”末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耗中的比重下降至65%以下的目標,政策上已經開始行動。近期中央政府持續不斷地出臺抑制各地高耗能產業增長勢頭的政策,就是這種跡象的明證。關注政策動向的眾多人士均表示,這種跡象在即將到來的“十二五”期間應將成為常態。

  產能集中釋放近在眼前

  煤價的下跌和市場用煤需求在一定時期內或許仍反復不定,但煤炭產能的集中釋放已漸漸成為無可爭議的事實。據了解,今年1―8月,全國煤炭新增產能達3.3億噸,在中國第一產煤大省的山西,其煤炭工業廳一位人士在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半年的煤炭產量比去年同期提高22%,增加的部分主要源自經歷煤炭企業兼并重組后的礦井復產,據了解,目前山西全省整合礦井的復產率已超過60%。
  一個明顯的例子是,山西潞安集團近期發布的一份公告顯示,2009年共整合煤礦52座,整合資源15億噸,整合產能1500萬噸/年,形成了17個公司,預計將于2011年開始進入產能釋放期。而據上述人士透漏,山西煤炭“十二五”期間的規劃產量目標為10億噸,除此之外,近期各省區紛紛公布了其煤炭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綜合統計各省區規劃到2015年煤炭總產量將超過42億噸。這個數字遠遠超過此前盛傳的國家“十二五”煤炭工業規劃的36億噸的產量目標。
  與此同時,由于受制于煤炭供需銜接關系不暢的困擾,電企近來加大自身煤炭自給率的步伐始終不曾停歇,間接加大產能釋放的預期。據了解,中電投2010年煤炭產能可達7275萬噸,華能集團2010年煤炭產量目標為4500萬噸,華電預計煤炭產量為2000多萬噸,僅此三家煤炭總產量到2010年底將超過一億噸。根據眾多業內人士呼吁“煤炭產能每年釋放兩億噸較為適宜”,僅這幾家電企的年產能釋放量便占據半壁江山,整個煤炭企業產能的釋放更可想而知。
  產能的集中釋放引發從政府到企業等各個層面有關科學規劃產能的思考。山西煤炭運銷集團董事長劉建中在此前召開的一次會議上建議,國家進行產能規劃時應盡可能地把目標落實到具體的各個企業身上,這樣才能真正有效控制總量。但在目前國內煤炭行業管理職能分散,產業集中度低的現實背景下,這種設想被眾多業內人士認為是無異于“天方夜譚”。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