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汽車電子產業勢頭迅猛 發展現狀不容樂觀

時間:2010-10-0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付于武表示,近年來我國汽車電子產業勢頭迅猛,但發展現狀卻不容樂觀。

      隨著汽車工業發展中科技含量越來越高,汽車電子的內涵也在不斷地“擴容”。按照性能作用來說,汽車電子可以分為以機電一體化為特征的控制類電子(如發動機控制、車身控制等)和以人車環境交互為特征的車身車載電子技術(如音響、導航、娛樂等),以及最近伴隨新能源汽車與Telematics服務發展起來的汽車電力電子技術、汽車遠程信息服務技術等等。

  “汽車電子是一個潛力巨大的行業,汽車電子產品占整車價值的比例已經從上世紀80年代末期的5%,上升到目前的25%,并且在中高檔轎車中已經超過30%。有關市場調查報告分析,這個比例還在不斷增長,預計一些高檔汽車中電子產品的價值含量很快將達到50%,未來有可能達到60%。”在前不久舉行的2010中國汽車電子產業發展高層論壇上,深圳航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洪說。

  楊洪表示,與汽車電子在整車中的比例不斷提高相同步,汽車電子的市場規模越來越大。2008年中國汽車電子市場規模達到1405.4億元,同比增長15.6%,2009年規模已超過2000億元。預計今年汽車電子市場規模將突破2600億元,2011年突破3000億元,2012年突破3500億元,三年平均增長速度約19%。

  汽車電子產業在我國為何發展如此迅猛?急劇攀升的國內汽車市場是最大的刺激因素。2009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已經雙雙突破1350萬輛,按照今年的市場走勢來看,全年汽車產銷超過1500萬輛不成問題。如此巨大的汽車消費市場,為汽車電子的發展提供了極為肥沃的土壤。近幾年來,汽車電子產業的增長速度已經明顯超過汽車產業的發展速度,而這種趨勢很有可能會持續下去。

  另一方面,放眼當前全球汽車工業,智能化、數字化已經成為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安全、節能、舒適、娛樂已經成為未來汽車發展的主旋律,這就需要整車中汽車電子的配置率不斷提升。而隨著汽車電子產品和技術的日益成熟,產品價格開始下降,消費者認知度不斷上升,汽車電子市場發展速度越來越快。

  此外,從國家政策扶持方面來看,《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以及《電子信息產業調整與振興規劃》等政策的出臺,都對汽車電子等關鍵零部件實現自主化做了詳細規定。《十一五規劃綱要》、汽車產業十一五發展要點、汽車產業調整與振興規劃等,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汽車電子產業。吉林、武漢等汽車工業基礎好的省市也在規劃中把汽車電子放在重要位置,這些因素為汽車電子產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付于武表示,近年來我國汽車電子產業勢頭迅猛,但發展現狀卻不容樂觀。由于跨國公司在控制汽車電子產品生產領域早已形成壟斷局面,我國汽車電子核心技術失守嚴重,當前我國汽車電子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不是在縮小,而是在漸漸拉大。

  以當前中國汽車電子市場的占有份額為例,就在汽車銷售形勢一片大好的2009年,汽車電子市場依舊被外資企業牢牢控制,在當年汽車電子市場銷售額居前十的品牌中,只有深圳航盛一家本土企業,其余的市場全部被大陸、博世、電裝、德爾福、偉世通、法雷奧等世界汽車電子巨頭掌控。即便是躋身前十的航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產品類型也主要集中在車載音響、車載娛樂系統等中低端汽車電子產品領域。

  結果就是2000多億的國內汽車電子市場,“中國制造”的民族品牌卻難分一杯羹。放眼當前中國汽車電子市場,中外企業市場失衡的尷尬現狀愈發明顯,國外汽車電子企業在中國加速布局的勢頭越來越強。從上世紀90年代初期在中國設立代表處以來,世界汽車電子巨頭德爾福在中國的投資已經達到幾億美元,包括十幾家合資和獨資公司;日本電裝也是在幾乎相同時期進入中國,經過十幾年的市場拓展,目前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生產供給、銷售和售后服務體系。

  有汽車業內專家表示,汽車技術的進步和排放法規的升級離不開汽車電子的應用,我國已經開始認識到這一領域舉足輕重的作用,很多擁有汽車電子發展基礎和條件的省市,陸續出臺一系列推動政策,但短期內汽車電子核心技術落后的尷尬局面難以改變,國內巨大的利潤空間會繼續吸引世界汽車電子知名企業前來淘金。

      加快汽車電子產業發展勢在必行

  對于中國汽車電子行業來說,今年的7月5日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在這一天中國汽車電子標準工作委員會正式成立。業內專家表示,它的成立將使我國的汽車電子企業有章可循,結束標準不統一這個老大難的問題,有利于規范國內汽車電子生產企業,推動汽車電子行業健康發展。

  付于武說,盡管國內汽車電子企業與國外差距很大,追趕的道路很長,而且很可能會遭遇激烈的競爭,但即便這樣也不能放棄追趕的腳步。在國內汽車電子行業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過程中,既需要國家相關部門的大力扶持,也更需要汽車電子企業扎扎實實,苦練內功,盡快摸索出一套適合自身可持續發展的路子。

  在前不久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等部門聯合編著的《2010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報告》中,細致分析了我國“十二五”期間汽車產業的發展趨勢以及我國汽車電子產業方面的現狀、存在問題和發展前景。專家們一直認為,汽車電子產業自主化發展是產業結構調整的關鍵,加快汽車電子產業發展勢在必行。

  “未來幾年,中國汽車電子市場將在調整中持續穩步發展。預計未來三年,我國汽車電子類集成電路市場的平均復合增長速度在14.4%以上。除了前裝市場快速增長外,后裝和改裝市場也將成為市場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徐鵬說。

  面對這樣一個龐大的市場以及未來廣闊的發展前景,很多汽車電子領域內的專家都語重心長地表示,當前中國的汽車電子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刻,如果不作出調整,任由這樣發展下去,核心技術仍然死死被國外攥在手中的話,那么中國汽車工業由大轉強只能是一句空話。況且當前新能源汽車等新興市場快速發展,將對汽車電子產生巨大需求,面對這一千載難逢的機遇,中國汽車電子企業和政府相關部門必須克服急功近利的毛病,通過限制外資并購、反壟斷傾銷、打造大型民族汽車電子企業集團等方式,彌補我國汽車電子企業的短板,使其成為我國汽車工業自主發展的重要支柱。

  汽車電子市場呈現新變化

  如今,國內汽車電子市場呈現出新變化,業內專家認為這是挑戰也是機遇,政府相關部門和汽車電子企業應積極聯動,多管齊下搶抓機遇。

  從國內汽車電子的細化市場來看,這些變化包括:由于汽車電子動力控制系統普及率非常高,增長點較少,增長速度比較平緩,市場份額將逐步下降;底盤和安全控制系統應用較多,所以未來幾年這一市場發展將快速增長;隨著消費者對于車輛舒適性的追求不斷提升,車身電子產品的普及率將不斷提高,車身電子市場將得到較快發展;隨著汽車信息和娛樂系統產品和服務的不斷完善,以及市場進入門檻較低的原因,車載電子市場也將獲得快速發展。

  “當前中國汽車電子產業發展趨勢已經十分明顯,那就是汽車電子后裝市場迅速成長,智能化、數字化和總線化將成為產品的發展方向,安全、節能、舒適、娛樂將成為未來汽車電子應用發展的主旋律。此外,汽車電子技術和航空、鐵路電子技術將進一步實現互動,中國汽車電子行業逐步走向國際化。”深圳航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洪說。

  從本土汽車電子的行業內部來說,雖然當前大多數汽車電子企業還在低端領域打拼,但其中一些開始嘗試通過海外并購獲得先進技術的路徑。2010年7月13日,北京太平洋世紀汽車系統有限公司收購了通用全球轉向與傳動業務。而此前,吉利已經收購澳大利亞的DSI變速箱,萬向也收購美國DS汽車轉向軸業務。

  專家們表示,政府相關部門和國內汽車電子企業應積極行動起來,趁機做大做強中國的汽車電子產業。他們建議,當前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揚長避短,突破國外技術封鎖,打造中國汽車電子民族品牌。

  首先是選好突破口,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在很多專家看來,當前我國發展汽車電子產業的突破口應集中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載貨車、客車和中低檔轎車等領域。在這些方面,本土汽車電子企業擁有一定的市場話語權,政府要加大對這些企業的支持力度,通過設立汽車電子行業發展基金、汽車電子國家實驗室等辦法,幫助它們做大做強。同時,可以扶持實力較強的企業向動力控制等核心汽車電子器件過渡,最終達到較為合理的產品布局。

  “國內現在急缺的就是大型本土民族汽車電子企業集團,在與國外汽車電子巨頭競爭中沒有叫得響的品牌,很難在市場上積累影響力。政府應積極扶持大型民族汽車電子企業,鼓勵它們承接國家重大汽車電子項目、加大研發投入、引進高端人才,對這些企業的技術改造和基礎建設給予一定的補助。”吉林大學汽車學院的一位專家這樣表示。

  其次是積極向國際汽車電子巨頭取經,在合作中重視消化。專家表示,包括汽車電子在內的汽車零部件企業積極開始海外并購這一舉動,正是國內企業加深與國外合作的一個表現,但并購后能否避免簡單的照搬照抄,改變逆向模仿的缺點,處理好消化吸收與自主創新的關系,恰恰是國內汽車電子企業發展的關鍵。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