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活動管理辦法》年內出臺

時間:2010-09-2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活動管理辦法》年內出臺,雖然自愿減排受到關注,但自愿減排以企業社會責任和個人覺悟作為交易前提,開展自愿減排的企業更多地是為了自身形象。

      從參與《中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活動管理辦法(暫行)》(以下簡稱:《辦法》)的權威人士處得知,《辦法》于年內出臺,將遵循市場原理,在全國范圍內對自愿減排交易活動加以規范。

      據了解,《辦法》中一個重要的內容是,在交易所進行交易的減排量要用CCER標準體系進行核證。

      中信證券碳投資與碳市場首席科學家唐人虎向透露,CCER是中國經核證的減排量,英文為Chinese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即中國的CER,CER是清潔發展機制(CDM)中經核證的減排量。

      雖然自愿減排受到關注,但自愿減排以企業社會責任和個人覺悟作為交易前提,開展自愿減排的企業更多地是為了自身形象,因此,即使《辦法》出臺,市場也不會做得很大,“不要抱太大希望”,上述權威人士說。

      不過,占碳市場比重非常小的自愿減排依然意義重大,將為中國真正的碳市場提供一個可參照的試驗場。“趨勢是國家的政策正在一步步實施、一步步強制化。現在所做的工作必定是提前做準備,先把市場培育起來。”唐人虎說。

《辦法》對市場進行規范

      據了解,《辦法》的關鍵在于“規范”二字,特別是對于減排量核證標準的規范,《辦法》提出了CCER標準體系。

      唐人虎表示,CCER標準體系包含幾類標準:一類是CDM項目中,已經在發改委獲得注冊,但尚未在聯合國EB注冊而且不再去聯合國注冊的減排量;另一類是,我國自己推出的自愿減排標準,比如,北京環境交易所聯合Bluenext環境交易所推出了自愿減排標準熊貓標準;第三類是,國際上已有的自愿減排標準(VCS標準、黃金標準等),只要符合《辦法》,都可以納入CCER。

      CCER標準體系適用于自愿減排,但也有強制的意思,唐人虎指出,強制在交易所里交易的減排量才叫CCER,對于這樣的減排量,國家可以給出信用保證。

      對于《辦法》的具體內容,上述相關市場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辦法》具體包括監管主體、交易主體(買賣雙方)、交易對象、登記注冊系統、交易場所、第三方核證、減排量簽發等內容,對這些方面進行原則性規定。

      這些原則性問題自從2009年起國家發改委著手組織研究制定《辦法》以來,召開了多次討論會,每次討論都會有新的提法,《辦法》根據各方意見進行反復修改,目前已經到第六版。

      發改委一位專家認為,目前自愿減排交易市場主要表現在制度不規范,比如減排量核證機構沒有資質認定,核證標準也不統一,另外,信息披露平臺還未建立。

     其中,在減排量核證機構方面,我國尚未對自愿減排交易中的核證機構進行資質認定,而在清潔發展機制(CDM)中,CDM項目減排量的核證由聯合國EB指定的獨立審定機構(DOE)進行。

      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以下簡稱:國航)方面關心的是,實施自愿減排行動企業付出的資金能夠確保被有效利用,發揮相應的減排作用。

      國航有關人士表示,自愿減排活動需要政策進行規范,規范自愿減排的項目的申請、注冊、簽發、交易等,只有保證了資金的利用效率、公開、公正、透明,才能保證企業通過自愿減排方式所履行的社會責任落到實處。

發現、引導市場需求

      《辦法》的關鍵不僅在于“規范”二字,更重要的是幫助 發現、引導市場需求,其中考慮的事情包括定價機制與解決買家需求等問題。

      其實,自愿減排交易活動在中國已有比較長時間,但成交數量很小,據了解,迄今為止,中國一家環境交易所的自愿減排成交量不過幾十萬噸二氧化碳當量,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截至今年6月底,在聯合國EB注冊的中國CDM項目中,有258個獲得減排量簽發,總簽發量相當于2.1億噸二氧化碳當量。

      按天津排放權交易所副總經理穆玲玲的說法,其實CDM項目就相當于發展中國家自愿減排,不過,氣和通碳資產信息咨詢(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何耀麟對這種說法并不完全贊同,他認為,CDM項目有利益的驅動,是有經濟的考慮。

      自愿減排如果單純為了社會公益、責任感來做,不但沒有經濟收益,甚至要增加成本,這樣的交易很難推動的。

      如果要發現、引導市場需求,就需要考慮定價機制。目前,自愿減排交易沒有明確的定價機制,基本是減排量交易的買賣雙方企業協商定價,“你情我愿”。少數項目在國內環境交易所交易,但沒有明確的定價機制,在環境交易所網站上,難以找到自愿減排的價格信息。

      “可能的自愿減排量定價機制是基于減排項目的減排成本定價,在覆蓋了減排項目開發及運營成本的基礎加上項目業主合理利潤作為減排量價格。這種定價機制需要政府制定相關規范,由指定機構進行評估,給出減排額度的參考價格并進行公示。”國航方面說。

      而在解決買家需求方面,穆玲玲認為,其實需求不是通過解決的,而是通過發現的。“由于能源危機和環境危機,人們開始考慮自愿減排。市場應該做的事情是用規范、公平、公開、公正、便捷的服務渠道,讓人們自愿減排的需求得到滿足。從去年到今年,我們深刻感受到這種需求是客觀存在的。”穆玲玲說。

從自愿減排到強制減排

      市場更愿意看到從自愿減排逐漸發展到強制減排,穆玲玲認為,其過程可能不像想象中的那么慢,這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積累的過程,但量變的積累非常重要。

      自愿減排的規模不會太大。從全球來看,Ecosystem Marketplace碳項目副研究員莫萊•斯坦利曾透露,2009年,全球自愿性碳交易市場的交易總額為3.82億美元;世界銀行今年發布的2010年碳市場現狀和趨勢報告顯示,2009年全球碳市場規模達到1440億美元。

      然而占碳市場比重非常小的自愿減排依然意義重大,將為中國真正的碳市場提供一個可參照的試驗場。在中國率先鼓勵和規范自愿減排交易,為有意愿參與的企業提供平臺,可為將來國內碳排放交易奠定基礎。

      “有減排意愿的企業在交易所參與自愿減排,提前參與到這個程序里面。如果將來有了cap(總量控制),已經參與自愿減排的企業一定會比其他企業適應得更快,能更好地利用規則。”唐人虎說。

      英國最大的民間碳買家英國愛斯凱有限公司中國區首席代表黎東認為,在中國,自愿減排更多應由央企來推動,但若讓央企自覺承擔自愿減排社會責任,恐怕靠一個《辦法》的出臺還是不夠的。

      黎東更看好中國本地的cap and trade(總量控制與交易)。“一旦我們有了強制性的本地cap and trade,不是國際上的cap and trade。這樣才會真正把財富再分配,使發達地區的財富轉移到西部地區。”黎東說。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