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烏得勒支大學WilfriedvanSark及同事研究了全球太陽能電池板產業在1976年至2014年間的發展,發現每當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翻倍,生產和部署太陽能電池板的能源消耗就會下降12%~13%,溫室氣體排放則會下降17%~24%。
一項研究通過建模表明,從當下到2018年間,太陽能電池板產業避免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將超過這一產業在過去40年發展中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產出的能源也將超過其消耗量。這項研究認為太陽能電池板帶來了生產清潔能源的凈收益。相關成果12月7日發表于《自然—通訊》。
太陽能電池板產業旨在實現更為清潔的能源生產,但在生產和鋪設過程中也會消耗能源、排放溫室氣體。隨著這一產業的發展,太陽能電池板的生產效率也有所提高。荷蘭烏得勒支大學WilfriedvanSark及同事研究了全球太陽能電池板產業在1976年至2014年間的發展,發現每當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翻倍,生產和部署太陽能電池板的能源消耗就會下降12%~13%,溫室氣體排放則會下降17%~24%(具體取決于電池板使用的材料)。這意味著,這一產業很可能已經還清了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中的“欠債”——即便沒有,距離收支相抵也已十分接近。
研究人員對太陽能電池板產業進行了全生命周期評估,并將其模型與聯合國和國際能源署的數據庫進行了比較。他們還分析了模型中的不確定因素:在模型中的最壞情況下,這一產業將在2017年追平能源消耗,并有望在2018年還清溫室氣體排放“債務”。
編輯點評:太陽能電池的發展究竟有沒有抵消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中的“欠債”?這點還需要更多研究來證明,如果事實果真如上文研究所說,那么這又是全球大力發展太陽能電池的一大動力。作為自然界中最常見的可再生能源,太陽能既能有效緩解能耗問題,也能遏制氣候變暖問題,看來其所帶來的效益或許還未被我們全部挖掘。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