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在中石油國際儲運有限責任公司門口,工作人員胸口上均掛著搶險編號的小牌子,對于記者的詢問,他們紛紛沉默以對,甚至對于自己每天在做什么工作都稱“不知道”。
是真的清污完畢?還是漁民說的一輩子也清不完?大連漏油事件發生已逾半月,官方高調宣布清污工作基本完成,但記者在現場卻看到了另外的一幕。與此同時,中石油的善后巨款也浮出水面。
中石油大手筆補貼清污
距離大連“7·16”輸油管道爆炸火災事故已經半月之久了,雖然事故尚未最后認定,但事故方中石油為了善后此事,初步核算已花費至少數億。
“很多人在這次漏油事件中可是發了大財,每艘漁船每天能獲得1000元清污補貼,打撈出一桶油有300元的收入,錢由事發的中石油公司出。”大連灣棉花島一位當地居民這樣描述,看起來清污工作很臟、很辛苦,但實際上在當地人看來卻是一份賺錢的美差。這段時間大家為了能參與清污搶得頭破血流,沒關系的還去不了呢。
“像我沒有關系就沒有爭取到參與清污,有的人本來沒有船但反而爭取到了,還專門花了幾千塊錢買了舊船參與清污,撈油生意太火爆了,連以往40多塊的一個舊油桶都賣到了80元,那種撈油的舀子和塑料桶價格都翻了幾倍。”該居民說。
“目前清污所花的費用,多數是國家出的。”大連市委相關負責人透露,政府為了盡快完成油污清理,號召當地單位和漁民都來參與清污。該負責人坦承為了號召當地人來參與清污,確實給予每桶油(150公斤)300元的補助,但這個補助誰出尚不清楚。
而中石油集團、中聯油和事發單位國際儲運有限責任公司,但就該事件,相關負責人均三緘其口。
大連灣一位參與到清污大軍中的清污工作人員表示,根據初步統計,這次清污行動平均一天能打撈7萬桶油污,但是這些是否能回收再用不清楚,因為里面多數摻有大量水草。
而大連官方稱,此次共出動船只1258艘,其中專業船只40艘,漁船1218艘,每船每天40多桶。
如果按照一天7萬桶計算,加上船只的補貼,中石油每天賠償將超過2200萬,目前漏油事件發生已經長達半月,僅回收污油一項,中石油賠償就超過3億元。而按照官方統計,中石油一天約要賠償1500多萬,半月來賠償金額約為2.3億。
從大連一家水產公司了解到,目前水產公司集體失語是因為污染的養殖戶一平米賠償40元。目前大連周邊約有9個水產養殖廠,僅獐子島水產公司下屬長海縣區域已底播養殖面積約171 萬畝,這意味著中石油這筆賠償數額也達數億。
中國人保財險公司透露,該公司日前向大連中石油國際儲運有限責任公司預付賠款2000萬元。據了解,這是截至目前此次火災事故中最大一筆保險預付賠款。此前,陽光產險已于7月20日向大連港集團有限公司預付賠款500萬元。同時,中華聯合大連分公司承保了部分消防車輛,理賠金額仍需進一步統計。
漁民稱“這輩子也清不完”
“截至7月30日,大連漏油第一階段的清污工作已經基本完成,這一階段的清污工作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7月29日,大連市委相關負責人透露。
但在大連灣,剛開著清污船歸來的清污人員李先生卻不這么認為。“什么時候能清完?遙遙無期!”李先生說,以目前手工拿舀子舀的方式,加上石油已經深深滲透到海灘下,如果徹底清完,讓大連海灣恢復如初,這一代人恐怕都不一定完成。
“新港那里的海面和大連灣棉花島這里最嚴重了,海面上厚厚的油層,有二三十厘米厚。我們清污公司都是手工挖、舀子舀。”李先生給記者比劃著。
而中科院相關專家則認為,從目前情形看,此清污工作如果徹底完成,估計要3-10年。
“目前決定性勝利的意義是指石油沒有隨風飄到公海,如果飄到了公海,那后果更加不堪設想。”大連市海事局內部人士告訴記者,但是因海洋不像地面,飄在海面上的石油隨風四處飄散,幾天時間下來,事發地點新港周邊的海灣都飄散得很遠,較遠的獐子島和旅順口都有石油污染。
根據大連市委的說法,大連海濱浴場未受漏油事件影響。
7月28日在海灣星海灣和金石灘可以看到的景象和大連市的宣傳口徑一致,盡管清污工作尚在進行中,漏油事件陰影仍在,但海灘上圍滿了從四面八方趕來的游客。浴場目前都是用污油隔離帶保護著,而據記者觀察,油污隔離帶內外仍是兩個天地,隔離帶內的海水已見藍色,隔離帶外還能看到油花。
星海公園內部人士表示,星海公園一帶的海面也受到油污擴散的嚴重影響,海面上一度飄著較厚的油污,不過因為星海灣尤其是星海公園是大連最著名的風景區,而且正值星海廣場舉辦啤酒節,相關部門抓緊進行了清污,而且浴場是用隔離帶圍起來的,所以盡快地恢復了重要海灘的旅游。“經過清污,現在的石油污染比前幾天少多了,不過現在星海公園附近的海面上還飄著油污。”該人士說。
而大連市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清污工作完成不代表不再清污,指這個工作進行到了第二階段,在下個階段具體的清污方法和清污補償也會變化。
對此,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指出,無論是清理油污的過程,還是周邊養殖與旅游行業的協調,都存在極大的健康安全隱患。“我們呼吁政府派遣最專業的人員并為其配備最專業的防護設施,安全有效地參與到油污清理工作中;同時,更為重要的是,必須立即在旅游景點設置醒目的標識,提醒游客一定要遠離遭受污染的海域,保護自己的健康。”綠色和平資深行動統籌鐘峪說。
責任方至今未敲定
此次大連漏油事件事發半月之久,但至今事故責任尚未最終確定。
大連市委新聞部相關負責人稱,目前大連市正在全力清污,事故責任以及賠償等待安監部和公安部的最終確定。
對于中石油的責任,該人士同時稱,中石油屬于中央直屬企業,而不是大連市屬企業,不在大連市管轄范疇。
7月23日,安監局和公安部曾公布了此次事故的初步原因,稱是在“宇宙寶石”油輪已暫停卸油作業的情況下,輝盛達公司和祥誠公司繼續向輸油管道中注入含有強氧化劑的原油脫硫劑,造成輸油管道內發生化學爆炸。但此通告對事故責任顯得語焉不詳,公告沒有提出中石油的責任,只是含糊地指出原油接卸過程中安全管理存在漏洞,并指出,有關部門接到暫停卸油作業的信息后,沒有及時通知停止加劑作業,事故單位((即大連中石油國際儲運有限公司)對承包商現場作業疏于管理,現場監護不力。另外,港區內原油等危險化學品大型儲罐集中布置,也是造成事故險象環生的重要因素。
不過從大連漏油事故善后處置工作協調會會議紀要中可以了解,會議明確此次事故由大連中石油國儲公司承擔主要責任,消除污染的責任也在大連中石油國儲公司,產生的相關費用由大連中石油國儲公司承擔。
中石油相關負責人稱事關重大,具體結果要聽從相關部門的安排。
與此同時,從大連海事局了解,大連漏油事件已經驚動了國家權力的最高層,從國務院副總理到發改委、安監局、公安部、交通部、環保部等多位高官前來視察。而據了解,中石油高層卻一直缺席。
“中石油毫無疑問要付一定責任,當然它很有錢,可以先用錢來公關,但目前看這個事故,中石油至少要下臺幾個高管。”大連市參與此次事故搶險的一官員透露。
200米距離 反思海洋石油戰略
BP漏油事件、大連新港油罐爆炸事件,接連發生的海洋石油事故不得不讓人思考。
“發展海洋石油,隱患無窮,環境與安全風險巨大,中國政府目前已經開始反思,將其列為我國重要石油戰略,并由企業來承擔是否正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局局長程秀生說。
大連距毀滅僅差200米
漏油事發的大連新港位于大孤山半島,三面環海,南臨大連灣,北面與大窯灣毗鄰,東朝黃海,隸屬大連保稅區,距大連市區約25公里。在這個84平方公里的半島上,有22家大型石油、石化、化工企業。
現場被燒變形的900毫米輸油管道和700毫米輸油管道周邊還有其他管道,管道間距離很小,而管道附近就是儲油罐,相互距離很近,包括原油罐、成品油罐、危險化學品罐等。
“港區內原油等危險化學品大型儲罐集中布置,是造成事故險象環生的重要因素。”安監局內部人士說。
記者在事故現場看到,事發現場的10個罐體分屬于國家儲備油庫、中石油、西太平洋(11.94,-0.19,-1.57%)石油公司等不同公司。而爆炸著火的油罐距離PX項目只有200米。該PX項目是中國最大的PX項目——大連福佳大化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5萬噸/年芳烴工程,PX是一種高致癌物,一旦泄漏,對環境影響非常大。國際組織規定這類項目要在距離城市100公里以外開發,而該地區距開發區才17公里,此前就備受質疑。
“爆炸起火可以撲滅,漏油還可以清理,要是PX項目跟著爆炸,那大連基本上就毀了。”大孤山一石油公司的員工仍心有余悸。
政府預調海洋石油戰略
實際上,就在此前的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發生后,政府就已經開始反思目前的海洋石油戰略。
當時,國家安監局分別下發通知要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企業高度重視,積極采取應對措施,提升應對海上突發事件的能力,做好海洋石油安全生產風險評估工作;進一步修訂完善海上技術和安全標準及應急預案;同時要求各企業組織開展水污染風險防控措施調研檢查,強化防井噴、防爆炸著火、防溢油、防風暴潮等安全防范措施。同時要求中海油重新審驗在建的海洋石油981深水鉆井平臺防噴器控制系統。
但安監局相關人員話音剛落,大連爆炸漏油就發生了。據遼寧省公安廳介紹,事發地油庫占地110萬平方米,油罐99個,儲有757萬噸石油,毗鄰起火的130號油罐不足百米的地方就是51個液體化工品罐。這些罐子里共有12.45萬立方米的二甲苯等16種有毒危險化學品。
“可以想象,如果爆炸大面積發生,700多萬噸石油將把大海徹底變成油海,而化學毒氣擴散,大連必然毀于一旦,還會波及周邊城市。”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說。
陳鳳英還透露,從BP漏油事件以來,政府已經開始反思目前的海洋石油戰略,是否還要將其作為我國發展石油事業的重要戰略之一,預計馬上就要開始調整,因為海洋石油的風險巨大,即使成熟的企業也防不勝防,而一旦危險發生,對環境和安全的危害都非常巨大,海洋石油的危險性和對環境影響之大遠遠大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