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樓市這半年:調控政策出手 套住房價野馬

時間:2010-07-0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樓市在政府密集調控之下,曾瘋狂的房價終于止漲,并有所下跌;各大房企同比仍取得不俗銷售業績,國土資源部也對房地產用地供應和監管提出要求,國資委亦要求78家非房地產主業央企退出地產業。

      樓市轟轟烈烈的上半年過去了。這半年,在政府密集調控之下,曾瘋狂的房價終于止漲,并有所下跌;各大房企同比仍取得不俗銷售業績,但離銷售目標相去較遠,且趨勢惡化,不得不考慮打折;開發商拿地由狂熱轉為理性,“地王”已退潮,留下平靜的拍賣大廳。

政策調控難轉向

     面對快速上漲的各地房價,2010年伊始,房地產行業便掀起一波嚴厲的政策調控風暴。

     1月10日,國務院出臺“國十一條”,嚴格二套房貸款,首付不得低于40%,并加大對房地產貸款的窗口指導。此后,國土資源部也對房地產用地供應和監管提出要求,國資委亦要求78家非房地產主業央企退出地產業。

     而自4月份起的新一輪調控,更是顯示了政府遏制房價快速上漲的決心,調控力度也史無前例。

     國務院4月15日頒令,二套房首付款不低于50%,利率不低于基準利率的1.1倍;首套房且建筑面積逾90平米的,首付不低于30%;貸款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大幅提高首付款和利率水平。

     緊接著的4月17日,新國十條發布,實行更為嚴格的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對商品房價格過高、上漲過快、供應緊張的地區,商業銀行可暫停發放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貸款。

     此后,各地紛紛推出調控實施細則,其中最為嚴厲的北京細則,要求商業銀行暫停發放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貸款;對不能提供1年以上本市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市居民,暫停發放購買住房貸款;暫定同一購房家庭只能在本市新購買一套商品住房。

     各部委隨即也紛紛打出針對房地產市場的政策調控組合拳:銀監會4月23日明確提出對于開發貸款和土地儲備貸款“三不貸、三掛鉤”原則;國稅總局5月17日發布《關于土地增值稅清算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總局6月3日劃定土地增值稅預征最低限;住建部6月7日劃定二套房“認貸又認房”的標準。

     對于下半年政策走勢,眾多觀點認為,地產行業的調控已經進入常態化,調控短期轉向的可能性不大,下半年房地產商與政府的博弈還將持續,政策面松緊趨勢將主要取決于房價下跌速度、時間和幅度。

     而對于目前呼聲較高卻尚未出臺的房產稅,業內指出,未來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模式將發生改變,因此房產稅的征收將是必然趨勢,但出臺時機仍會視房地產市場的未來走勢而定。

     房企銷售預期惡化

     時值歲中,各大房地產企業陸續交出上半年銷售成績單,與去年同期比較,各房企仍然取得不俗成績。

     龍頭老大萬科今年上半年累計實現銷售面積320.2萬平方米,銷售金額367.7億元,分別比去年同期下降8%和增長19.5%,公司亦成為目前房地產行業中唯一一家半年銷售金額超過300億元的企業。

     另一家企業碧桂園上半年認購金額約142億元,其中已簽約合同銷售金額約132億元,合同銷售面積約242萬平方米,同比分別增長50%及26%。

     相比之下,富力地產要遜色一些,其上半年協議銷售收入累計約125.16億元,同比下降2%;銷售面積約105.2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2%。

     根據中國房產信息集團聯合中國房地產測評中心共同發布《2010年中國房地產企業上半年銷售排行榜》,今年上半年,房地產銷售20強企業合計實現銷售額2626億元,同比增長25.8%;銷售面積合計277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1%。其中,上半年銷售金額超百億元大關的有11家,萬科和恒大分列銷售金額和銷售面積首位。

     業內稱,4月份房地產調控新政出臺后,一線城市成交量受到嚴重影響,而前期價格上漲較平緩的二三線城市成交情況則相對平穩,二三線城市的銷售業績也成為企業成長性的決定因素,部分企業亦采取降價銷售策略,取得了相對理想的銷售成績。

     不過,同比的漂亮銷售數據仍然掩蓋不了房企的失落。根據統計,各大房企中,僅有恒大完成全年銷售目標的52%,其余大多企業均未能完成今年銷售目標的五成。

     更令房企不安的是形勢沒有好轉,甚至還在惡化。業內人士稱,持續的調控政策導致商品房成交量下降明顯,去庫存周期拉長,開發商的資金壓力和銷售壓力將會逐漸顯現,房企可能會視市場情況降低銷售目標或者加大推盤力度,甚至采用降價方式以擴大銷售額。

     下半年成交量可能會伴隨著價格的下降而有所回升,但房企全年銷售目標的完成仍面臨較大困難。此前有分析稱,在嚴峻的行業背景下,2010年上市房企平均可以完成75%的年度銷售目標。銀河證券潘瑋也預計,今年全國商品住宅交易金額同比下降14.5%,全國平均交易量同比下降11%左右,全國平均成交價同比下降5.1%。

     雖然上市房企中,有一些已經通過預售提前鎖定今年業績,但也只是將影響推遲到了明年。

土地市場恢復平靜

     與商品房市場交易量冰封相比,土地市場在新政推出后并沒有陷入停滯。不過與調控前不同的是,開發商的態度開始趨于謹慎,曾經的“非理性”拿地、地王頻出的現象正逐步淡出市場。隨著土地價格節節回落,有一些開發商重新現身土地拍賣現場,不過市場總體顯得較為平靜。

     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顯示,2010年上半年,按照拿地總價排行的前20名房企,花費在土地市場的金額高達1886.22億元,拿地面積達到4802.93萬平方米。萬科、保利、綠地、中國鐵建地產、中海地產5家房企上半年的拿地支出均超過100億元。其中,萬科上半年新增土地儲備的總規劃面積達到1040.28萬平方米,拿地總價高達251.44億元。保利地產上半年新增土地儲備總規劃面積616萬平方米,拿地總價達到197.18億元。

     與2009年上半年的低谷相比,今年1-6月房企在土地市場上斬獲頗豐。上半年萬科新增土地面積同比增長了156.73%,拿地投入金額同比增長了236.55%。保利地產和綠地集團上半年新增土地面積分別同比增長142.62%和306.65%,土地投入分別增長306.56%和362.59%。

     實際上,今年年初時的土地市場仍然保持著去年的火爆。3月中旬,北京連續誕生了望京、薊門橋等多個地王。隨后,北京市國土局宣布暫停熱點地區的高價土地交易,以控制非理性土地競價。接下來,國土部責令調整土地供應計劃前暫停住宅用地出讓,土地市場從而迎來了一段空白期。

     隨著各地逐漸恢復住宅供地,土地市場在快速降溫后又開始緩慢復蘇。不少地產商則趁著房地產市場和土地市場調整之際,在二三線城市擴充地盤,為日后發展儲備資源。

     尤其是在6月底,央企背景的開發商又開始活躍在拿地現場。在6月29日舉行的新政后廣州首宗住宅用地出讓現場,中國鐵建地產以12.95億元的總價將荔灣區高爾夫球場兩塊居住用地雙雙收入囊中。次日的天津土地拍賣會上,中鐵建再次以40.32億元的總價拿下天津河北區金鐘河大街北側1號、3號、5號地塊。首開股份也于6月30日在貴陽獲得土地項目,地價款達到15.74億元。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北京、上海等地的商業地塊遭遇低價成交和頻頻流拍。5月23日,上海嘉定區連拍四宗商用地塊,其中兩幅底價成交。5月24日,北京四幅商業地塊更是集體流拍。一面是有房企“抄底”,一面是土地“流拍”,如今的土地市場上,逢地必爭的現象已經不在。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國家對房地產各項調控落實以及交易方式的改變,對于不重要的地塊,開發商已經不愿輕易出手。在地價下調的背景下,開發商更多的把眼光放在二三線的布局和長遠規劃上。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