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電氣一直致力提升工業以太網在可靠性、確定性和實時性等諸多方面的性能,在PlantStruxure協同自動化控制系統中,從控制層到設備層的通訊都全面基于“透明就緒”工業以太網解決方案平臺。在這一平臺之上,施耐德電氣將在IEC61158中定義的兩種實時工業以太網EtherNet/IP和ModbusTCP技術進行了無縫融合。從以太網的實時性角度來說,為了能夠避免PLC程序執行周期對于數據采集實時性的影響,Unity平臺控制器中集成了兩塊控制器芯片,分別執行程序處理和以太網通訊。通過UnityPro軟件可以將I/O掃描的最小周期配置為5ms,從而實現與遠程I/O系統的實時通訊。同時Modbus-RTPS(實時發布與訂閱)服務可以在確定的時間點,完成將實時數據在由D類IP地址定義的一組以太網設備之間的數據發布和訂閱。
由于工業以太網在實時應用領域仍處在發展階段,所以在如下應用中,實時性表現還亟待提升:傳動應用,如冶金軋線、造紙,其對于多輥系統的線速度實時調節有很高要求;高速機械,如機床、汽車高速升降設備,主要靠高速傳感器的輸入執行邏輯控制和高速輸出;給料系統,需要通過來自稱重系統的高速輸入控制給料閥確保給料量精確。
從技術和應用角度出發,如下問題制約著工業以太網實時性的進一步發展:
1.沖突監測機制。IEEE802.3在MAC層定義的CSAM/CD(載波監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機制由于引入了沖突機制,雖然隨著以太網全雙工機制的引入以及通訊帶寬的不斷提升,沖突發生的幾率已經大大降低,但是本質上還是為工業以太網的實時性埋下了一定隱患。如果要進一步提升實時性的表現,CSMA/CD的退避算法需要進行升級。也就是說一旦監測到沖突,退避的間隔時間需要進一步減少,從而提高實時性。
2.交換機性能的提升。在整個數據采集-處理-輸出的工程中,網絡節點設備也是造成延時的主要因素。雖然隨著交換機性能的不斷提升,發生在交換設備上的延時往往被控制在10μs之內,但是當網絡負荷較大時仍然對網絡的實時性產生嚴重的影響。所以如QoS和HOLBlockingPrevention等服務需要集成到交換機設備之中。
3.網絡體系與通訊設備處理的性能。數據在網絡上傳輸的延時也會對實時性有著很大的影響。由于在規劃工業以太網在設備層網絡負荷時,一般不超過總帶寬的30%,所以進一步提升網絡的帶寬十分必要。同時,作為可以提供更高EMC表現,更快傳輸速度的光纖方案也會有助于實時性的提升。隨著芯片技術的提升,通訊節點對于數據包的處理能力和速度也會不斷提升,進而提升以太網的實時性。
PLC等控制系統的功能發展也對工業以太網技術的實時性有一定的影響。對于90%的工業應用,其PLC掃描周期在10ms~10s之間,但是在精益制造和低碳節能理念不斷發展的大趨勢下,PLC系統功能的發展,尤其是PLC處理能力的提升將是PLC發展的大勢所趨。當傳統工業對于PLC掃描周期的要求愈加苛刻時,對I/O數據采集和與其他設備的通訊實時性要求也勢必需要隨之提升,因此工業以太網技術的實時性也必須順應這一趨勢,尤其是在網絡延時控制、通訊處理能力方面進一步提升性能,才能完成在工業領域里對高速總線,如CANopen和SERCOS的全面取代。
施耐德電氣一直致力提升工業以太網在可靠性、確定性和實時性等諸多方面的性能,在PlantStruxure協同自動化控制系統中,從控制層到設備層的通訊都全面基于“透明就緒”工業以太網解決方案平臺。在這一平臺之上,施耐德電氣將在IEC61158中定義的兩種實時工業以太網EtherNet/IP和ModbusTCP技術進行了無縫融合。從以太網的實時性角度來說,為了能夠避免PLC程序執行周期對于數據采集實時性的影響,Unity平臺控制器中集成了兩塊控制器芯片,分別執行程序處理和以太網通訊。通過UnityPro軟件可以將I/O掃描的最小周期配置為5ms,從而實現與遠程I/O系統的實時通訊。同時Modbus-RTPS(實時發布與訂閱)服務可以在確定的時間點,完成將實時數據在由D類IP地址定義的一組以太網設備之間的數據發布和訂閱。
由于工業以太網在實時應用領域仍處在發展階段,所以在如下應用中,實時性表現還亟待提升:傳動應用,如冶金軋線、造紙,其對于多輥系統的線速度實時調節有很高要求;高速機械,如機床、汽車高速升降設備,主要靠高速傳感器的輸入執行邏輯控制和高速輸出;給料系統,需要通過來自稱重系統的高速輸入控制給料閥確保給料量精確。
從技術和應用角度出發,如下問題制約著工業以太網實時性的進一步發展:
1.沖突監測機制。IEEE802.3在MAC層定義的CSAM/CD(載波監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機制由于引入了沖突機制,雖然隨著以太網全雙工機制的引入以及通訊帶寬的不斷提升,沖突發生的幾率已經大大降低,但是本質上還是為工業以太網的實時性埋下了一定隱患。如果要進一步提升實時性的表現,CSMA/CD的退避算法需要進行升級。也就是說一旦監測到沖突,退避的間隔時間需要進一步減少,從而提高實時性。
2.交換機性能的提升。在整個數據采集-處理-輸出的工程中,網絡節點設備也是造成延時的主要因素。雖然隨著交換機性能的不斷提升,發生在交換設備上的延時往往被控制在10μs之內,但是當網絡負荷較大時仍然對網絡的實時性產生嚴重的影響。所以如QoS和HOLBlockingPrevention等服務需要集成到交換機設備之中。
3.網絡體系與通訊設備處理的性能。數據在網絡上傳輸的延時也會對實時性有著很大的影響。由于在規劃工業以太網在設備層網絡負荷時,一般不超過總帶寬的30%,所以進一步提升網絡的帶寬十分必要。同時,作為可以提供更高EMC表現,更快傳輸速度的光纖方案也會有助于實時性的提升。隨著芯片技術的提升,通訊節點對于數據包的處理能力和速度也會不斷提升,進而提升以太網的實時性。
PLC等控制系統的功能發展也對工業以太網技術的實時性有一定的影響。對于90%的工業應用,其PLC掃描周期在10ms~10s之間,但是在精益制造和低碳節能理念不斷發展的大趨勢下,PLC系統功能的發展,尤其是PLC處理能力的提升將是PLC發展的大勢所趨。當傳統工業對于PLC掃描周期的要求愈加苛刻時,對I/O數據采集和與其他設備的通訊實時性要求也勢必需要隨之提升,因此工業以太網技術的實時性也必須順應這一趨勢,尤其是在網絡延時控制、通訊處理能力方面進一步提升性能,才能完成在工業領域里對高速總線,如CANopen和SERCOS的全面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