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是南京地鐵網絡化運營后首個周六,到新街口購物的、大學城師生回城的以及新線觀光的幾撥客流交織,使地鐵乘客出現井噴。當天客流量約為85萬人次。
交通專家介紹,當城市只有一條地鐵線運營時,客流量很難有“突破”,而當地鐵“成網”后,地鐵線相互間的換乘、駁載,會使乘客量有幾何級數的增長。南京地鐵一號線單線運營時,通過低票價和建設公交樞紐站換乘,日乘客量為35萬人。而二號線、一號線南延線開通后,地鐵總長85公里,是一號線的4倍,加之一二號線有安德門、元通、新街口三個換乘點,形成“兩兩交叉”的網絡化格局,以致28日新線開通首日,進站客流便飆升到近79萬人次。
5月29日下午兩點,記者從一號線三山街站上車,地鐵里幾乎是“人貼人”。到了新街口站,仿佛置身地面的正洪街廣場,人頭黑壓壓一片。一趟列車進站下客,往往要花兩三分鐘才能疏散分流。保安和工作人員舉著喇叭扯著嗓子引導乘客。
值得一提的是,昨天地鐵客中“看新鮮、觀光游”的市民不少。記者乘坐二號線到仙林,到了終點站經天路站后,發現車上許多人并不下車,待列車掉頭后又跟著回去。一路上,這些乘客放著好好的座位不坐,而是站到窗前指指點點,遠眺風景。二號線出了馬群站后,沿途10多公里山水相連,引得許多老南京看風景來了。
據地鐵營運方介紹,眼下地鐵列車尚未全部交付運行,二號線運行間隔較長,加之沿線公交場站還在建設中,所以,乘客量還大有潛力可挖。到明年,地鐵車輛和配套設施將全部到位,地鐵客流有望達到每天100萬人次,占南京市民日出行量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