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周“空中巴士”在微信朋友圈刷屏后,《新聞聯播》報道后的機器人停車庫這兩天也熱度非凡。尤其是當該項目創始人透露,公司的第一個產品將落戶南京某地時,不少南京網友表示坐不住了,紛紛打探消息希望先睹為快。記者昨日多方采訪獲悉,源自深圳怡豐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的這款產品的確在南京,相關項目今年9月前后就將建成,地鐵三號線上蓋物業的配套停車場是其準確坐標。
斜線形、非字形、一字形……這是駕車市民常見的三種停車位類型,在不少市民眼中,判斷一個司機技術怎樣,不是看能開多快,而是看倒車入庫是否駕輕就熟。對于不少新手而言,在有限的空間里把車恰當地停進去是件相當困難的事,這也難怪網上有關教各類車庫停車技巧的視頻點擊率居高不下。每每遇到這種情況,相信坐在駕駛室手握方向盤的司機都會想,要是汽車有自動泊車功能就好了。
機器人自動泊車將現身南京地鐵站
想法是好,事實上擁有自動泊車功能的機動車也不在少數,但價格大多在20萬以上。如果能有個停車庫,通過使用設備自動把汽車停放到合適的位置就OK了。可能正是看中了這一潛在的市場需求,來自深圳的怡豐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開發出了這樣一款產品:自動泊車機器人。該設備可以在面積不變的空間里讓原有車位數量增加40%,同時做到停車取車120秒全搞定。由于全過程自動化,不僅駕車者輕松了,停車場也不需要配置安保人員、通風等設施,日常開支大為縮減。所以即便采用這種科技,建成停車場后停車費用也不會較之前有所提高,是件多方受益的好發明。
“其實原理很簡單,如果看過現代化倉儲管理的電子貨柜使用流程,對于機器人自動停車項目應該是觸類旁通的感覺,只不過相關的技術要求和參數不一樣。”對于這個被不少網友稱之為“黑科技”的產品,南京本地一家從事電子貨柜生產的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項目的專業技術難題實現并不難,關鍵是抓住了市場的需求盲區。至于如何操作這一系統,根據此前曝光的視頻顯示,當把機動車開到智能停車庫門口后,通過手機上的APP或者微信平臺點擊停車,會有一個底盤較低的鏟車狀平臺駛入車底,托起汽車抵達電腦分配好的空余車位。取車過程也很簡單,同樣借用手機APP軟件就可完成。不過,作為國內第一個AGV(自動導引運輸車)機器人停車庫項目,目前只能應用于地鐵“PR”停車場。“PR”停車場即換乘停車場。相對于城市地鐵站而言,本身周邊空間有限,通過這種“螺螄殼里做道場”的做法能最大限度地拓展車位總數和利用率。
“這個項目因為不是區屬,最早在2014年,地鐵資源開發公司曾出具一個項目決定書到區發改局備案,后來的具體建設情況就不清楚了。”采訪中,秦淮區發改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項目規劃較早,但具體由地鐵部門負責,之后的招標也是地鐵資源開發公司以業主身份進行的。針對最新情況,記者采訪南京地鐵后獲悉,該項目的規模并不大,所提供的車位只有51個,總造價也和常見的立體車庫相差無幾。至于當初為何要選用這一方案,相關工作人員告知,地鐵三號線夫子廟站上蓋物業本身就配套了停車場,但場地很有限。可能是廠家了解到這一情況,也希望能做個試點出來看看具體效果,主動聯系了地鐵方面并提供了解決方案。后來經過綜合比較和招投標,最終確定選用機器人自動泊車方案。
另外,項目預計最快本月底就將動工,由于整套系統除電腦控制、識別等設備外,和常用的立體車庫構造差別并不大,加上建設規模小,快的話兩個月左右就可建成。至于今后會不會在南京大面積鋪開建設,地鐵方面表示不便回答,只是強調如果市場確實有需求,廠家肯定會加大推廣力度。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