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公布了1-3月數據,1-3月份,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374億元,同比增長17.9%,比上年同期加快2.9個百分點。分商品類別來看,紡織服裝類商品零售實現較大幅度增長。3月份,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404億元,同比增長25.4%;1-3月份,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1510億元,同比增長23.9%。
3月份,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上漲5.9%,環比上漲0.5%;1-3月份,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上漲5.2%。3月份,生活資料出廠價格同比上漲1.2%,其中衣著類價格上漲1.5%。1-3月份,衣著類價格同比上漲1.7%。
3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4%,環比下降0.7%。分類別看,3月,衣著類消費價格同比下降1.1%,1-3月份,衣著類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9%。
1-3月各行業原材料價格情況
原材料 | 3月同比 |
1-3月同比 |
棉花(紡織行業原料) | …… |
34.8% |
有色金屬材料和電線類 |
32.8% |
30.2% |
燃料動力 |
25.6% |
23.5% |
黑色金屬材料 |
1.4% |
-1.2% |
化工原料(紡織行業原料 |
6.9% |
5.5% |
從數據上看,3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2.4%,工業品價格同比上漲5.9%。而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則同比上漲11.5%。體現出非常明顯的輸入性價格上漲特征。也就是說這種價格的上漲不是由終端充足的購買力拉動的,而是由源頭原材料價格的上漲推動的。市場的購買力和消費力沒有實質性的提高,而由于成本的提升而被動漲價,這種漲價是以犧牲企業的利潤為代價的,從長遠看,也是不能長久持續下去的。
反觀紡織服裝行業的數據則體現出很強的抗輸入性通脹能力,主要的特點是,1-3月棉價大幅度增長34.8%,衣著類出廠價僅同比上漲1.7%。而衣著類消費價格則倒掛,反而下降0.9%個百分點。同時令人欣慰的是,1-3月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1510億元,同比增長23.9%,遠遠高于平均零售額增長幅度。
為什么紡織服裝行業在原材料漲價壓力下能夠通過降價的方式擴大銷售額呢。這是由于中國紡服行業多年來堅持走品牌化道路所取得的成果。目前我國品牌服裝市場已經成為服裝市場的主流,中國服裝業從制造業不斷向時尚業轉化,這使得我國紡服產品的終端市場掌控力不斷增強,利潤空間不斷增加,從而也使降價促銷的空間大大增長。
由于原材料輸入性通脹的壓力將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存在,紡服行業將成為各行業中表現較為出彩的一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