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變速器經過20多年的發展,大部分仍停留在樣機階段,并未產業化。為了攻克汽車自動變速器技術,國家曾在863項目中給予支持,但由于種種原因,最終未能取得突破性進展。在尋求自動變速器突圍之路上,多年的發展形成了兩種模式,一種是和國外有經驗的企業合資,利用市場換技術。另一種則是自主發展,依靠自己來發展。然而,這兩種模式都在處在尷尬的階段,現在還沒有一家企業能夠拿出完全自主的自動變速器產品。
作為汽車消費和生產大國,我們是世界汽車行業的焦點;作為汽車核心零部件的自動變速器,卻讓我們在成為別人焦點的同時仍要仰人鼻息。上世紀90年代后期,雅閣、別克等車型先后實現國產,國產中高端轎車開始裝配自動變速器。但是由于自動變速器結構復雜,技術含量較高,研發成本和生產成本高、零件加工難度大,在較長時間里以我們現有的情況很難實現量產,因此長期以來,國內乘用車用自動變速器基本都是依賴國外進口。
來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在國產自動擋乘用車中,80%左右搭載的是進口自動變速器,而剩下的20%也主要來自外資控股的合資企業,憑借對中國市場的壟斷,跨國公司從中國獲取了驚人的超額利潤,他們的自動變速器產品在中國的售價是其本國售價的三倍,近幾年的進口數字顯示,每年僅自動變速器的進口額就高達100億元以上。更為嚴重的是,跨國公司還對中資企業自動變速器進口實行嚴格的配額限制,以此來保持本國汽車產業的整體競爭優勢,使得中國一些整車企業不得不因此放棄自動擋汽車的生產。同時也導致我國很多自主車型在自動變速器匹配上缺乏合作伙伴,汽車自動變速器已經成為制約我國汽車工業發展的瓶頸。
據美國汽車咨詢公司CSM數據分析,2013年,中國乘用車市場(包括轎車、SUV、MPV),自動變速器的市場份額將為45%左右。中國齒輪專業協會秘書長王聲堂對《汽車觀察》記者語重心長地說:“加速我國汽車自動變速器研發及產業化進程,已經成為改變進口自動變速器產品獨霸中國市場的關鍵,也是中國汽車產業的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