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山西電力公司獲悉,截至12月24日,我國首條1000千伏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輸電示范工程累計輸送電超過84億千瓦時,超額完成全年任務,其中,“北電南送”52億千瓦時,“南電北送”達32億千瓦時。
1000千伏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線路全長645公里,是一條橫跨山西、河南和湖北三省的特高壓電網,于2009年1月16日正式投運。國家電網公司確定了2009年80億千瓦時的輸電目標,其中,枯水期由山西向華中“北電南送”50億千瓦時,豐水期由華中經山西向京津唐地區“南電北送”30億千瓦時。
在晉東南煤電基地電源項目尚未全部建成的情況下,山西電力公司組織省內18家發電企業參與特高壓送電,使“北電南送”50億千瓦時電量得到有效落實。同時,精心維護特高壓線路和500千伏“西電東送”外輸電通道,確保華中電網向京津唐地區送電安全可靠。一年來,特高壓累計“北電南送”52.1億千瓦時,“南電北送”32億千瓦時,預計2009年底完成“北電南送”55億千瓦時,全年輸送電量87億千瓦時。
特高壓電網不僅加快了我國電力“水火互濟”、“南北互補”的戰略結構調整,而且滿負荷運行每年可以就地消化原煤1800多萬噸,加快煤炭大省山西“變輸煤為輸電”、“煤電并輸、輸電為主”戰略的實施。
根據國家規劃,到2020年國家電網公司特高壓電網輸送容量將超過2.6億千瓦,將減少發電裝機約2500萬千瓦,每年減少東部地區煤炭和鐵路運輸量4.8億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約13.7億噸、二氧化硫約1075萬噸、氮氧化物約140萬噸。
更多電力能源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