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低碳排放利益之爭白熱化

時間:2009-12-07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今日召開,此次會議很有可能并不能達成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條約,而只是形成一些共識,形成公約的時間會推后

今天,在丹麥小城哥本哈根,一場給全球“降溫”的大會———聯合國氣候大會拉開序幕。此次會議將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參加,其中僅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領導人就超過100人。遏制氣候變暖已經成為全球共同目標,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是當前看來最有效的手段。1997年,《京都議定書》對減排溫室氣體的種類、主要發達國家的減排時間表和額度等作出了具體規定。這一規定截至的時間是2012年。2012年以后的減排時間表和額度怎么安排?這正是本次哥本哈根會議希望解決的問題。   盡管全球領導人對這次會議都高度重視,但由于牽涉面太廣,世界各國準備不足,很難在短期內取得一致意見,分析人士普遍對這次會議不抱很高期望,認為這次會議很有可能并不能達成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條約,而只是形成一些共識,形成公約的時間會推后。 哥本哈根背后的利益角逐   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大會的主題是制定新的減排時間表,給地球“降溫”。從大會召開前就已經出現的爭執不休局面看,這次大會各國就溫室氣體排放額度的討價還價必將是場艱難的國際談判。但討價還價背后更深層次的問題,則是各國關于能源創新和經濟發展空間的博弈,是一場經濟、政治利益爭奪戰。   會議召開之前,圍繞著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到底該怎樣分擔全球溫室氣體減排的責任問題,全球已經形成了三大陣營:首先是歐盟;其次是以美國為首的利益集團,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最后是包括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等在內的77個發展中國家。   歐盟在向低碳經濟轉型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過去十年,歐盟一直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領導力量,其應對氣候變化的積極程度與其在節能、減排和清潔能源開發低碳技術方面的實力密切相關。歐洲的環境技術全球領先,如英國的低碳技術、德國的環境技術,丹麥的風能等。“歐盟覺得它的技術儲備、資源、法規等都是有優勢的,所以歐盟希望發揮并強化其現有競爭力優勢,在現有的機制下多分一杯羹。”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能源與氣候經濟學項目”組成員王克博士分析指出。   作為人均碳排放最高的美國則一直對減排不積極。美國在前總統布什時期退出了《京都議定書》,令國際社會備感失望,因在氣候變化問題上持消極態度,美國一直成為被抨擊的對象。奧巴馬政府上臺后積極推動國會通過立法對美國的氣候政策做出中長期規劃,但是這一立法進程遠落后于預期。美國眾議院6月底通過的《美國清潔能源安全法案》(又稱氣候法案)還沒有獲得參議院投票通過。在此之前,美國不會提出超出國會立法提案中的減排目標。分析人士指出,奧巴馬的參會舉措只是象征性地支持推動達成氣候變化協議,不會有實質性的承諾出來。   以“金磚四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則面臨著如何協調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難題。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副院長丁仲禮認為,全世界所有發達國家無一不是通過工業的高速發展進入發達國家行列的,而工業的高速發展不可避免地帶來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減排的方案,實際上是對各國經濟發展結構或格局進行的一次調整。 低碳有望開啟第四次工業革命   節能減排是大勢所趨,因此,誰率先在低碳經濟領域布局,誰就能在未來經濟發展中搶占“制高點”。正是基于此,世界各國紛紛將低碳經濟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低碳經濟有望成為繼蒸汽機、電力、互聯網之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   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美國選擇以開發新能源、發展低碳經濟作為應對危機、重新振興美國經濟的戰略取向。2009年2月,美國正式出臺了《美國復蘇與再投資法案》,投資總額達7870億美元,主要用于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包括發展高效電池、智能電網、碳儲存和碳捕獲、可再生能源(風能和太陽能等);2009年6月,美國完成了《美國清潔能源與安全法案》,用立法的方式提出了建立美國溫室氣體排放權(碳排放權)限額—交易體系的基本設計。美國發展低碳經濟的短期目標是促進就業、推動經濟復蘇;長期目標是擺脫對外國石油的依賴,促進美國經濟的戰略轉型。美國政府發展低碳經濟的政策措施是以開發新能源為核心,節能增效、應對氣候變化等多個方面。   相對于美國,歐盟在低碳經濟上起步更早。2008年12月,歐盟通過的能源氣候一攬子計劃,包括歐盟排放權交易機制修正案、歐盟成員國配套措施任務分配的決定、碳捕獲和儲存的法律框架、可再生能源指令、汽車二氧化碳排放法規和燃料質量指令等6項內容。2009年3月,歐盟宣布,在2013年前出資1050億歐元支持“綠色經濟”,促進就業和經濟增長,保持歐盟在“綠色技術”領域的世界領先地位。此外,歐盟委員會還建議歐盟在未來10年內增加500億歐元發展低碳技術。歐盟委員會還聯合企業界和研究人員制定了歐盟發展低碳技術的“路線圖”,計劃在風能、太陽能、生物能源、二氧化碳的捕獲和儲存等六個具有發展潛力的領域,大力發展低碳技術。   此外,英國、日本也推出了雄心勃勃的低碳經濟發展規劃。   中國在低碳經濟上的努力也是有目共睹。溫家寶總理多次強調,我國將培育低碳經濟作為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我國新能源發展規劃已經醞釀多時,近期有望推出。在這份新能源發展規劃中,將提出力度空前的新能源發展目標。“發展低碳經濟是我們的必然選擇。”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表示,只有發展低碳經濟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我們國家能源安全的保障能力。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一旦成為強制性目標,將給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帶來革命性的轉變。 哥本哈根會議影響全球經濟格局   哥本哈根氣候會議將對全球經濟產生重大影響,這已經成為共識。歐盟更是希望通過發展低碳經濟,重新主導全球經濟。甚至有觀點認為,哥本哈根會議的召開,從長遠看可能會改寫全球經濟格局。   對此觀點,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騰飛并不認同。騰飛指出,即將舉行的哥本哈根會議對于低碳經濟時代的整體世界經濟格局會產生一些微妙的影響,但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格局。   發展低碳經濟,不但面臨資金上的壓力,更要面對眾多的技術門檻。在技術領域,歐盟、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在低碳經濟上已經布局長達十多年,進行了大量的研發,積累了眾多的專利技術。尤其是歐盟國家,如英國在煤清潔領域積累的技術,德國在環保技術和環境技能上的領先地位,丹麥在風電領域的技術優勢等。   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諸大建表示,在開發可再生能源的技術上,歐盟無疑也是做得比較好的。歐盟對發展太陽能、風能和生物質能都十分重視,不僅擁有先進的技術,而且通過良好的制度進行管理。歐盟制定了高而切合實際的發展可再生能源目標,計劃到2020年之前,可再生能源將占能源結構20%,2050年增長至50%。   而美國在奧巴馬上臺后,將新能源視為未來經濟發展的“發動機”。美國在互聯網領域積累的技術,將為其發展新能源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持。據了解,谷歌(GOOGLE)、微軟、IBM、甲骨文、通用等巨頭近年來紛紛介入新能源領域。“美國要利用它新研發出來的(技術)和這十年的積淀‘不破不立’,要打破歐盟和其它國家確立的優勢。”騰飛指出。   發展中國家要在低碳經濟領域有所作為,必然要面對技術壁壘的阻撓。騰飛表示,如果發達國家繼續沿用技術保護主義,用知識產權來為技術轉讓設置重重障礙,并在資金支持上有名無實,發展中國家發展低碳經濟將困難重重。此外,還有防止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譬如對碳稅的征收等。
相關專題: 低碳經濟商機無限 自動化助力節能減排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