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國內汽車零部件企業技術突破有跡可循

時間:2009-08-20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近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布了《汽車藍皮書》。

  近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布了《汽車藍皮書》,根據統計數據,目前內資大型汽車零部件企業數量在全行業中的比例還不到1%,大中型企業也不足15%,且內資零部件企業90%的市場份額和制造能力都集中在低端產品,而其余10%涉足高端產品的內資企業,絕大多數也都與外方進行了合資。國內汽車零部件企業由于研發能力偏弱,導致市場份額無法保障。長此以往,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國內汽車零部件在本受制于人的情形下,漸漸也會失去國內市場。   事實上,汽車零部件企業可以密切關注當前國內外汽車市場行情,瞄準國外先進技術并跟蹤、學習外企路徑的同時,更應挖掘這些技術引發的潛在的市場機會,這或許將是占領未來國內市場份額的一大突破口。   就拿ESP(電子穩定程序)來說,目前在國內普及率只有10%,而在國外已經被廣泛應用,并通過立法規范強制裝配,例如:美國,澳洲,歐洲和加拿大。博世底盤中國區市場及銷售控制總監蔣京芳表示:“現在雖然還無法預計中國政府什么時候強制裝配ESP,但按照國際趨勢,在未來5到年10年內,ESP在中國將會得到廣泛的應用。”目前只有博世、德國大陸、日本電裝、ADVICS、韓國萬都、美國德爾福等少數幾家公司生產ESP。   電子穩定控制系統(TPMS)、電動輔助轉向(EPS)的普及率同樣非常低。國內市場應用率的重大缺口,以及未來市場發展前景的可預期性,對于國內汽車零部件企業來說,無疑是一次大顯身手,挖掘市場潛在機會的大好時機。除了引進掌握這些關鍵零部件企業的技術人才外,積極主動了解和學習國外先進技術以及多參與行業交流是一條行之有效的方式。   對比以往,當前國內零部件企業對了解整車廠及一級供應商技術發展動態及趨勢有著濃厚的興趣,這種興趣反映出零部件供應商對于參與主機廠同步開發的愿望。蓋世汽車網總裁陳文凱表示:“鑒于這種需求,我們迫切需要構筑這么一個平臺,一方面能夠為供應商創造技術學習和交流平臺,另一方面,為企業創造國內高端配套機會。雖然后者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但雙方能夠進行初步的接觸和交流非常必要。”   目前,不少本土主機廠對在選擇供應商方面逐漸變得開放和包容,這使得一些優秀的企業有機會進入到傳統的配套領域中。配套采購商和潛在供應商的關系變得越來越微妙,在一些高端技術研討會上發言的優質供應商,正逐漸受到眾多本土主機廠的青睞。采購商也樂于在這種公開場合物色潛在的合作伙伴。   蓋世汽車網一系列的技術研討會及其專場采購配對會正為這一“微妙”關系的發展推波助瀾,技術研討會是“表”,采購配對會是“里”,正是這種“表里”的交相左右,逐漸對當前的本土配套格局產生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與6月30日舉辦的汽車發動機技術研討會暨發動機及部件專場采購配對會類似,蓋世汽車網即將推出的汽車底盤技術研討會及其專場采購配對會,將再次撬動國內汽車配套市場,吸引約計30多家主機廠及一級供應商現場參與。   技術研討方面,來自主辦方的信息顯示,通用中國、上海大眾、福特、奇瑞、華晨、北汽、泛亞、華普、同濟大學等全球知名的主機廠,以及博世、TRW、采埃孚、米拉、伊狄達、大陸集團等一級供應商有望同臺亮相。   會議探討主題包括“提高動力減少排放:MIRA四驅混合動力車的電子動力控制”、“世界上最經濟、最可靠、最環保的半主動懸架系統”、“主動后輪轉向系統的技術發展”、“國內零部件工藝技術與先進制動體系的配套”、“被動安全系統發展趨勢及其與主動安全系統的整合”,“汽車電子制動技術的未來發展”等。   一系列高端前沿的探討主題,在技術實踐層面上將給國內主機廠帶來不小的頭腦風暴,其中不乏一級供應商首次將最新技術公開演講。   “在將我們的技術理念向業界傳達的同時,我們迫切需要尋找中國的合作伙伴,將我們的技術付諸實踐。”來自北美某一級供應商采購經理Hoppenot先生表示,因此他決定現場通過蓋世汽車網與選定的7家初步匹配的供應商進行接觸和洽商。   與Hoppenot想法雷同,多數采購經理參加此類技術研討會已不單是了解和學習技術的良機,更將成為日常采購工作的重要部分,結果證明,供應商的資質比想象中的好出許多。“接觸更多的供應商后,我們才發現我們以往的眼光過于狹隘,好的供應商是靠挖掘出來的。” Hoppenot先生說。   對于新技術的渴望,現在的中國企業表現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積極和主動,“在6月30日舉辦的發動機研討會結束后,來電索要演講資料的企業絡繹不絕。”陳文凱說,“底盤技術研討會目前報名企業已經超過180多家,這次研討會的主題就是在充分調研供應商需求基礎上擬定的。”   眾所周知,中國汽車技術落后西方數十年,這是不爭的事實,短期內要追趕上不太現實。中國企業要先學習,再超越,已成業界共識。循著國際先進技術前進,一步一個腳印,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必定能笑到最后。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