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紡機業:利潤空間遭擠壓 贏利能力受考驗

時間:2009-08-12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隨著紡織企業生產態勢逐步回升,今年3月份以來,紡機行業的生產和銷售也開始有所好轉,而經濟效益卻仍然快速下滑。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5月,紡機全行業利潤同比下降了48.24%。

  隨著紡織企業生產態勢逐步回升,今年3月份以來,紡機行業的生產和銷售也開始有所好轉,而經濟效益卻仍然快速下滑。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5月,紡機全行業利潤同比下降了48.24%,遠遠大于工業總產值和銷售收入的下降幅度。   據了解,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在市場需求低迷的情況下,一些產品的價格出現下降,另外由于金融危機影響,用戶拖欠款情況嚴重,應付款變成呆賬的現象時有發生;另一方面近期鋼材等原材料出現上漲,原材料、能源價格的上升是長周期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紡機企業成本上升壓力巨大。在這種“兩頭受擠”的形勢下,企業的利潤空間進一步縮小,企業的贏利能力成為生存發展的關鍵。   價格競爭激烈 成本不斷上升 企業面臨挑戰   在紡機行業,價格戰已是一個老話題。由于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一些企業為了爭奪訂單,只能競相壓價。激烈的價格競爭導致企業利潤不斷萎縮。以國產電腦橫機為例,2005年,一臺國產電腦橫機價格為17萬元,今年已經降到14萬元,有的甚至賣到8萬元、9萬元。不僅國內市場是這樣,國際市場也是如此。據了解,受金融危機影響,國際市場紡機設備價格出現普遍下降。一味地通過降價來爭取市場,使紡機企業的利潤越來越低。今年1~5月,紡機行業銷售利潤率僅為2.45%。   價格競爭不僅損害了紡機企業的利益,也影響到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一些企業為了降低價格迎合少數客戶,采用低價低質的零部件。這種做法不僅給用戶帶來很大危害,也損害了國產紡機的聲譽,不利于行業的發展。對于目前行業內出現的無序競爭現象,不少企業家呼吁,應以長遠的眼光看市場,規范行業競爭,促進共同發展。   一方面,價格成為紡機企業市場競爭的主要手段,在市場需求萎縮的情況下,紡機產品價格一路走低。另一方面,近幾個月來,金屬材料等紡機原材料價格連續上漲。   在剛過去的一周內,國內鋼價繼續大幅走高,建筑鋼材價格更是“井噴”式上漲,螺紋鋼最高噸價沖至5000元大關。目前,鋼價已連漲16周。本月初,黑色金屬平均價每噸達到6600元,比10天前的均價5800元每噸提高800元,有色金屬每噸均價達到5716元,每噸比10天前提高了400元。據預測,在今后一段時間內,國內金屬材料包括鋼材價格還將繼續上漲。對于處于調整關鍵期的紡機企業來說,這實在不是好消息。   避開同質化競爭 以管理降成本 向創新要效益   從長期來看,原材料、能源價格的上升是必然趨勢。面對生產成本上升的巨大壓力,經緯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認為,靠市場來消化生產成本幾乎是不可能的,紡機企業只有勒緊褲腰帶,挖掘企業自身的潛力進行內部消化。他表示:“通過提高設備性能和產品附加值的方式提高產品售價,這種方式既能夠拓展利潤空間,也比較容易被用戶接受。”   在利潤空間進一步縮小的情況下,不少企業選擇了以調整和創新來增強贏利能力。鷹游紡機監事會副主席潘欣國表示:“企業生存離不開暢銷贏利的好產品。有些產品,盡管我們得心應手地干了很多年,但不能給企業帶來效益,這樣的產品我們必須毫不吝惜地舍棄。這可能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但為了企業的長遠利益,我們必須忍痛割愛,不斷地用新產品開拓我們的生存新空間。”在全球金融危機的陰影下,很多企業都沒有停止產品創新的步伐。立達公司在2009年上半年相繼推出了本地化的雙眼帶自調勻整的D221高速并條機和每分鐘400鉗次的E611高效精梳機。太平洋機電集團完成了分組驅動粗紗機、EJK210三相變頻粗紗機、PG610闊幅劍桿織機等三項重點科技項目的攻關。   除了對產品結構進行調整創新外,通過強化內部管理降低生產成本也成為企業苦練的“內功”。江蘇凱宮紡織機械公司在對數控精梳機、高性能自動絡筒機、電腦粗紗機進行技術改進和升級,使產品的性能得到了較大的提升的同時,重點圍繞“質量、成本”強化內部管理。推行目標成本、目標利潤管理方法,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大力度壓降制造成本,壓縮期間費用,真正實現依靠技術降成本,憑借管理增效益。經緯股份公司通過優化設備的工藝結構來降低加工制造成本,從產品設計環節開始,盡量減少鋼材用量,并購買先進的加工設備來提高生產率,其板材利用率由過去的92%提高到95%。   在銷售和營銷方式上,企業也變得更為務實。潘欣國表示:“這些年來,我們有不少用現款購買原材料的產品卻以賒銷和留尾款等方式銷售。賬面上好看了,但實際上產品利潤卻裝在別人口袋里。銷售的尾款、余款往往成了呆賬、死賬。只有把錢真正裝到自己口袋里才是成功的銷售。因此,我們要從銷售方式、銷售激勵機制等方面研究改進措施,大力壓縮應收賬款,防止呆賬、死賬循環出現。”   通過這次危機,大家都意識到“只要生產就賣得出去,只要賣得出去就能夠賺錢”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紡機產業正在由傳統的大批量生產回歸到小批量、多品種的本質特性。東飛馬佐里紡機公司董事長朱鵬表示:“轉型升級將成為企業應對金融危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經濟發展的實踐表明,危機也是調整升級的契機,危機的考驗也是企業強身健體的一個機會。只有贏利能力強的企業才能在這一輪洗牌中脫穎而出。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